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中国深圳

更多
御美养生美容
金煌装饰
雷格设计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太阳雨闪耀2017世界太阳能双峰会

2017/11/8 13:50:0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日,“2017世界太阳能大会”(ISES SWC 2017)与“2017国际太阳能供热制冷大会”(SHC 2017)双峰会同期在阿联酋举办,太阳雨受邀出席并与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分享了太阳雨最新的科研成果。

近日,“2017世界太阳能大会”(ISES SWC 2017)与“2017国际太阳能供热制冷大会”(SHC 2017)双峰会同期在阿联酋举办,太阳雨受邀出席并与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分享了太阳雨最新的科研成果。

太阳雨集团总工程师焦青太在世界太阳能大会中分享太阳雨最新科研成果及经验
太阳雨集团总工程师焦青太在世界太阳能大会中分享太阳雨最新科研成果及经验

世界太阳能大会,由世界太阳能学会主办,是目前全球最高规格的太阳能专业会议,被誉为世界太阳能界的“奥运会”。自创办半个世纪以来,2007年首次在中国召开,太阳雨以金牌赞助商的身份首次展示自己的实力。

国际太阳能供热制冷大会,由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委员会主办,2014年首次在中国举办,太阳雨再次入选,成为SHC2014金牌赞助商。

国际太阳能协会主席 Dr.David Renne(左一)、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和制冷计划主席 Ken Guthrie(右一)给予太阳雨高度评价
国际太阳能协会主席 Dr.David Renne(左一)、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和制冷计划主席 Ken Guthrie(右一)给予太阳雨高度评价


供电、供暖、供热水 太阳雨太阳能一切
供电、供暖、供热水 太阳雨太阳能一切

此次,在2017阿联酋双峰会上,太阳雨作为受邀代表不仅向世界各国代表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更进一步阐释了“供电、供暖、供热水,太阳雨太阳能一切”的的生态发展理念。

太阳能·供电 -- 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太阳雨家庭太阳能电站采用的是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电量自发自用,除了满足日常家庭用电需求外,剩余电量全部卖给国家电网,可以获得稳定的高额收益。目前,太阳雨家庭太阳能电站采用的是高效单晶硅,转化率高达17.43%,25年使用期限内输出功率不低于80%的标准功率。今天,光伏电站已成为中国政府精准扶贫项目之一,太阳雨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更成功入选了中国2016“年度精准扶贫十大经典案例”。

太阳能·供暖 -- 冬季采暖更清洁、更节能,破除雾霾困局

在太阳能供暖技术上,太阳雨先后与丹麦Arcon-Sunmark、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能源技术中心(CanmetENERGY)达成战略性合作,共同致力于太阳能跨季节储热采暖技术在中国区域的研发及应用。

作为一种低密度、非稳态的能源,太阳能跨季节储热采暖通过将春、夏、秋三季盈余的太阳能收集存储于地下,在几公里范围内实现传输,彻底解决了冬季热水采暖的集中使用需求。目前,太阳雨已承建多个太阳能跨季节解决方案项目,初步形成区域供热规模。

2017年,太阳雨与加拿大Conserval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太阳能黑科技 -- “太阳墙”采暖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及推广,以新能源方式让建筑实现冬暖夏凉。太阳墙技术,与蒸汽机、汽车、电脑等一同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评为过去两个世纪最有意义的八十件发明之一。

除此之外,太阳能与空气能的复合能源利用,更能有效地解决单个家庭采暖需求,突破季节气候限制。

太阳能·供热水 -- 一年四季、全天候澎湃热水

太阳雨保热墙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冬天、阴雨天也好用的难题。它将传统太阳能综合保热性能提升50%以上,冬天无光照条件下100小时水温保持40摄氏度以上。同时,将250摄氏度的极限空晒温度提升至300摄氏度,集热更多,升温更快。针对水量小,忽冷忽热等痛点,太阳雨以“无电增压”技术,实现了恒温与大水量。而管道排空技术,是目前太阳雨着力提升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体验的又一课题。

“供电、供暖、供热水,太阳雨太阳能一切。”面对太阳雨的伟大设想,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执行董事 Lawrence L. Kazmerski 教授高兴地表示:“目前,中国太阳能应用占世界一半以上,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及企业的共同努力,感谢太阳雨在世界太阳能应用及推广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