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签署临床合作协议
导言:日前,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签署临床合作协议,拟利用双方合作研发的“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跟踪患者术后康复,通过互联家庭、专业医疗护理机构和医院的信息系统,提高术后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管理的能力。
日前,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签署临床合作协议,拟利用双方合作研发的“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跟踪患者术后康复,通过互联家庭、专业医疗护理机构和医院的信息系统,提高术后患者对自身疾病康复管理的能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整体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胜裕先生,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科技官、中国研究院院长王熙先生,飞利浦研究院创新规划副总裁 Mr. Hans Hofstraat、飞利浦大中华区战略和新业务发展、人口健康管理总经理梁建球先生,青松康护集团CEO王燕妮女士,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整个系统由智能硬件、手机应用程序和后台管理软件组成,搭配专业化的医疗服务,为医院和患者创造共同管理术后康复全程的闭环平台。这一计划将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或护理机构、病人和家属有机结合起来,组成规划、执行监控到反馈的闭环管理方式,以共同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降低再入院率,从而提升医疗系统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效率。
霍勇教授说:“中国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实践中缺乏有效的‘院后管理’环节,病人出院后的康复及二级预防基本缺失,疾病复发或恶化率高,导致本可以避免的死亡和居高不下再入院率,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利用 IT 科技结合临床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术后康复管理方案,以改变目前医疗机构只治不管的被动局面,因此我们同飞利浦合作开发了信息化系统和院后病人管理的新模式。”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前期对300位病人使用计划的跟踪,患者的总体反馈认为“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对于自我管理非常有效,可以增加他们对疾病管理的知识,增强疾病管理的信心,进行更有效的自我监测,提高服药依从性,并且改善生活质量。
系统的使用方法极为便捷。根据这一计划,术后患者在出院时,在院方的指导下,建立基于临床指南和专家认可的管理方案模板,包括:用药纪录、体征测量、症状纪录、依从性和患者教育等模块,便可在家中实现专业的医疗监测。患者只需按照计划输入每日数据,数据则即时上传至云端,供医护人员了解,一旦出现危险指征,专业的医护人员将及时干预。“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拥有供高级,初级医护人员和病人使用的三个客户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实时连接。基于这一计划的使用,可以创建更为紧密的患者、专业医疗护理机构和三甲医院的合作模式。
飞利浦正致力于在心血管、肿瘤、睡眠呼吸和母婴关爱领域,为从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到家庭护理的整个疾病关护周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关护解决方案,通过联合创新,帮助医疗机构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梁建球先生指出:“医疗科技正处于全面创新的阶段。飞利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研发的‘心脑血管家庭关护和康复计划’是我们利用医疗信息化,探索有效的慢病和健康管理模式,从而缓解当前医疗体系压力的创新实践之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