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国企创新产业央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天业天辰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张家峁矿业机运工区:站好一线“关键岗” 当好安全“守门员”

2025/4/22 15:39:12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安全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面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繁重的运输任务。通过不断引入群安员管理机制,工区在安全管理中逐步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全员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安全工作呈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的高效治理格局。

  “带式输送机平直成一条直线,各类保护齐全,运行稳定,输送带接头无老化问题……”4月5日,在机运工区的皮带巷道里,群安员余洋洋手持记录簿,认真查看运行设备,并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像余洋洋这样的群安员,每天都会深入一线,细致排查隐患,织密安全防护网,以实际行动构筑“群防群治”的安全屏障。

  加强群安员队伍建设,为安全生产增添“新力量”

  安全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面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繁重的运输任务。通过不断引入群安员管理机制,工区在安全管理中逐步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全员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安全工作呈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的高效治理格局。

  从被动到主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以往,部分职工认为安全管理是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对此,工区通过设立群安员岗位,明确赋予其监督举报、隐患排查职责,同时定期开展岗前培训,通过“理论+实践”的模式,增强群安员自主监督、主动参与的主观意识。在群安员余洋洋看来,“以前总觉得发现问题应该报告领导,现在明白了,隐患排查本来就是我的职责,只有主动作为,问题才能第一时间被解决”。

  精细培训,提高群安员业务能力。工区始终将群安员队伍培训作为重点任务,通过“专题授课+现场实践”模式系统讲解安全知识、岗位规范、设备检查、事故预防等内容,确保群安员业务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在班前会、周五学习日等时间段,群安员还会走上讲台,与职工分享自己在隐患排查中摸索出的小技巧和新思路。一季度,“余洋洋隐患排查小妙招”“设备常见故障肉眼辨”分享课引起职工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目前每个班组都有一名群安员,他们分布在井下运输、地面机房等生产一线,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警戒线”。

  多举措强化执行,筑牢“群防群治”安全线

  安全生产重在“防”,群安员作用贵在“实”。

  日常巡查与精准排查“双线推进”。为了使隐患排查更细致,群安员在完成日常巡检任务的同时,还针对关键岗位、重点设备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在日常巡查中,王小强发现胶带输送机巷中一段托辊架出现移位,可能导致输送带受力不均,形成撕裂风险。他当即将情况上报,并同班组人员一同修复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小隐患’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演变成‘大事故’,群安员作用就是为了守住第一道防线。”王小强说。

  打造“智慧化监控+群安员巡检”新模式。为进一步拓展群安员发现问题的方式,工区通过引入“智慧化监控平台”,将现场监测与动态排查相结合。群安员会定时查看运输线上各类传感器报警数据,一旦发现输送设备超载、输送带撕裂风险等问题,立即协同维护人员第一时间处理,使隐患在早期阶段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群安员通过监控数据分析累计上报并处理各类隐患36次,实现了隐患处理的可视化和可控化。

  织密制度保障网,监督闭环促提升

  定期通报,强化责任落实。工区规定,每班群安员提交的巡查记录必须整理入库,并班班前会上通报巡检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一季度,工区对2名优秀群安员予以表彰,也对1名排查隐患不力的群安员进行了提醒谈话。“只有不断反思总结,安全工作才能越做越好!”一名被提醒谈话的群安员心服口服地表示。

  工区将群安员岗位绩效与隐患排查数量、整改效果挂钩,对于排查问题不积极、漏报瞒报等情况的责任人视情况进行处罚,以刚性制度倒逼隐患治理落到实处。自该机制实施以来,群安员问题发现率同比增长19.5%,隐患治理闭环率达到98%。

  通过加强群安员队伍建设,强化隐患排查和问题治理能力,“事故发生在现场、解决在一线”的管理目标已初步实现。工区区长朱聿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群安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探索‘智慧+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基础打得更牢,为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