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
“风”“生”水起 装机并网全国领先
在湛江500千伏徐闻东输变电工程项目空地上,3台打桩机正有节奏地匀速抬升,精准锤击地面,挖土机、运输车正有条不紊地装载泥土运到集中地堆放,徐闻东输变电工程正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开展土建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作为祖国大陆最南端500千伏变电站,其计划2025年12月建成投产,投运后可作为新能源汇集站,满足远期新能源并网、负荷增长及网架优化的需要。
为风从海上来搭建通道,只是广东能源逐“绿”而行、向“新”而生的缩影。截至今年3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6740万千瓦,同比增长35%,占比达总装机容量30%,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同时,2024年,广东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迎来大爆发,累计新增风光发电装机达1683万千瓦,占广东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60%,显示出风光发电在我国能源替代中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风”“光”辉映,另一种“小众”新能源也在南粤大地展现出其潜力和价值。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9万千瓦,同比增长6.6%,占总装机容量2.1%。“虽然我省生物质电源装机与其他新能源类型相比容量不大,但生物质能作为零碳可再生资源,已经通过发电方式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为我国‘双碳’目标做出贡献。”南方电网广东调控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经理喻振帆表示。
新型储能发展强劲 平均充放电效率89%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电网侧和电源侧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产规模达到193.39万千瓦/288.21万千瓦时,较上年底增长超过4%,月累计利用小时数120小时,平均充放电效率89%,广东省内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在这一发展浪潮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已成熟运用到用户侧储能充放电负荷智能监控分析领域。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成功搭建起用户侧储能充放电负荷智能“透视镜”感知模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解析全市用户侧储能充放电总负荷规模变化,提升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对新型电网的掌控及预测能力。
“我们将谷、峰(尖)段电价起始时间定义为负荷观测点,结合各类新型负荷接入时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每类负荷变化情况的可靠拆解,低成本透视电网能源组成结构,进一步提升电网对用户侧储能的接纳及调节能力。”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配网调度值班员陈宇婷介绍,该模型为用户侧储能对电网安全风险的影响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在不增加设备成本前提下有效解决用户侧储能接入规模无法掌控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