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纵深
网站首页 财经 港澳直通 品牌中国 行业 企业纵深 新闻调查 企业发布 新闻联播 专题 热点话题 图片新闻
坚定信心谋改革 凝聚力量抓落实 北京奋力谱写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5/4/9 11:15:4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查看原图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北京市国资国企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市管企业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1-11月实现营收1.89万亿元,利润总额1479亿元、同比增长1.8%。

  优化机制,扎实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坚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工作,与深化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一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健全统筹调度机制。市国资委建立“月度调度、季度推进、年度评估、不定期督导”推进机制,形成了一张蓝图(委内分工方案)、两张清单(工作台账、每月调度)、三项机制(责任落实、量化分析、评价考核)的落实体系。分管副市长季度调度,市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月度调度解决重难点问题。制订出台委内分工方案、工作台账,将实施方案分解为153项任务、351项措施。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市管企业科技创新、资本市场运作、智慧国资建设3个三年计划作为深化提升行动配套文件,有力保障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地。紧扣企业需求,建立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市管企业落实股东职责等15项制度机制,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强劲引擎。三是加强考核引导。对市管企业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和动态抽查,从七个维度逐一对企业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分析,“一企一图”精准画像,将考核结果纳入市管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四是推动改革穿透基层。在全国率先开发上线“重点量化指标管理系统”,动态跟踪各级次企业重点改革任务进展。鼓励基层强化创新突破,指导国资公司制定出台“九容、七不容”容错纠错机制。聚焦激发重要子企业活力,“一企一策”制定北方华创、大数据交易所、首信公司等综合改革发展方案,京仪装备等一批子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协同联动,广泛凝聚改革合力

  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构建全市国资监管大格局。一是深化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发挥国资委专业化监管优势,出台加强市管金融企业监管工作方案,组建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创新实现涵盖金融、文化企业在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全市国有企业结合实际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一张图”。二是加强与市级部门战略协同。建立完善历史遗留问题市级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属地政府、责任企业优势,联合解决一批涉企历史遗留问题。联合市发改委等24个部门及各区政府搭建“两非”“两资”多部门联动绿色通道,加大与成员单位会商力度,合力破解企业在工商注销、破产立案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联合市审计局印发全面落实总审计师制度的工作方案,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深化巡视巡察、审计整改及成果运用一体化贯通,印发共性问题清单,督促企业举一反三、源头治理。三是加强市、区改革联动。指导各区制定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或任务清单,首次印发《区国资监管工作评估评价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区国资工作精准化、差别化指导监督,积极打造全市国资监管“一盘棋”。

  聚焦重点,全面提高改革质效

  在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的同时,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一是狠抓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通过考核加分、利润加回、投入加大、激励加码等政策支持,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圈。在全国率先开展研发准备金制度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逐年上升至3.1%(工业企业4.4%)。遴选14家企业围绕半导体显示、集成电路等8个领域开展原创技术攻关,两年新增5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6家国家级“链主”、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新一轮改革以来累计投资达2103亿元,营收占比近1/3。二是狠抓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抓牢市场化改革“牛鼻子”,1.5万名经理层成员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不断提质扩面。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全面覆盖,通过竞争上岗方式新聘任的管理人员占比达47%,企业合计调整退出1680人。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水平,两年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8家,京能光伏、首创奥特莱斯REITs项目成功发行,REITs发行上市支数和规模均排在全国前列。三是狠抓服务保障首都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国企功能作用。通过改革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源服务首都发展,更好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有机统一。完善“平会结合”机制,推动企业在高标准服务保障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服贸会等重大国事活动中锻炼能力、塑造品牌。在国有上市公司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的基础上,将7家市管一级企业集团纳入ESG信息披露试点。探索“公交+文旅”“地铁+商业”服务场景,形成商业价值反哺主业。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启动第二批市管企业搬迁城市副中心,两年累计在城市副中心投资945亿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20家,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项目成为全国存储、外输能力最大的在运接收站。

  文章来源:北京市国资委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责任编辑:乔姗]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