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高标准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速推进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产出与转化
导言:中建八局着力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完善高效研发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产品供给、细化产品产业化路径“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三年,中建八局年均授权发明专利达300余项,累计认证科技产品116款。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重要二级子企业。中建八局着力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完善高效研发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产品供给、细化产品产业化路径“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三年,中建八局年均授权发明专利达300余项,累计认证科技产品116款。2023年,中建八局位列国家建筑企业200强榜单首位,研发投入达91.4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06%,处于行业前列。
打造高水平科技研发体系,增强科技支撑发展力度
一是塑强内部研发管理体系,提升研发效率。持续强化“总院+二级分院+科创平台”的创新联合体机制,统筹“柔性课题院长负责制”“课题质量所长负责制”“集成产品开发产品经理制”“技术成果交易经理人制”等机制,结合所属企业研发基础、场景应用、产品需求择优分派研发任务。比如,中建八局一公司旗下数科公司数科生产、服务能力行业领先,负责中建八局BIM协同管理平台、超高性能混凝土幕墙产品迭代等课题。二是强化外部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提高研发能级。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等30余个高校院所合作,成立2个院士工作站、7个院士工作室、2个科学家工作室,打造了10余个国家与省部级技术中心和科创平台。近五年,助力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三是坚守创新核心定位,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积极选拔、培养多学科背景领军人才与研发骨干,21名骨干参与研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已突破该领域卡脖子问题,并在桥梁、大跨空间结构等4类建筑场景多个项目上推广应用。
科学制定科技创新产品图谱,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
一是锚定发展战略布局,制定创新产品图谱。按照传统产业(成熟业务)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快速开局、未来产业稳妥孵化的战略布局,制定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新型工业化、数字产品4大类产品80项成熟产品图谱,为所属子企业提供发展指引。二是构建企业产品成熟度标准,筑牢产品产业化基础。根据国标装备制造成熟度标准划分十个等级,4类产品研发成熟度达到7级即可进入产业化阶段。采取“面域作战”方式,高等级产品融入场景链条,打造覆盖分项工程工艺产品群。低等级产品采取“尖点突破”方法先行先试,循环“研发-中试”两个阶段,不断提高产品成熟度。三是聚焦基础施工场景,推动生产转型升级。在高端房建领域开展碳纤维结构、高性能减隔震等数智防灾技术应用,提升建造韧性。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道路、场道、桥梁、隧道工程智能建造装备与复杂施工技术研究。在智能建造领域开展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打造群体智能工地。在建筑工业化领域开展MPC大装配建造体系、STE临设体系、“平急两用”建造技术等的研发。在新型建材领域开展大宗材料低碳化、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绿色低碳建材研究,持续提升建筑材料功能性、耐久性。
明确产品市场化产业化路径,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构建特色产业化转化体系。构建总经理分管的科创产业管理体系,制定《科创产业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各层级科创产业主体管理职责。建立产品产业化目录合计45项,产品推广责任体系化、实名制。设立科创产业管理部,匹配科创产业发展公司,重点履行产品产业化、科创股权投资、专精特新培育等职能。二是强化标准化产品分类推广。对成熟度较高的标准化产品,坚持分阶段分批次推进商业化集中推广。在装备产品方面,通过市场导向的方案研究、样机测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路径择优形成产品,在专利池和软著群等知识产权基础上,优先推广市场需求大的装备。在建筑材料研发成果方面,通过配方和工艺研究、设备和生产线调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路径择优形成产品,重点推进利润空间大的新型建材。三是坚持个性化产品定制推广。面向建筑非结构构件、机电设备、光伏结构等需求提升,划分试制定型、资质获取、商标注册、样板区打造、规范制定等阶段,形成新型个性化“高性能综合支吊架”产品体系。比如,结合BIM平台优化布置和智能算法,打造“承重-抗震一体化设计”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辅助方案设计+产品外协加工”的产业化推广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