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港阔,海风阵阵。
汽笛声起,轮船交织。
这里是港口,中国的港口,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
广州港
如今,中国港口已经成了响当当的名片,每天都接收或外送着煤炭、矿石、粮食等物资,成百上千的轮船停泊在我们的海岸线上,承载着十多亿国民的吃穿用度。
今天带来《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第二十七集《“车厘子自由”背后的中国名片》。
“车厘子自由”背后的中国名片
今年春节前,京津冀的市民们实现了最新鲜的“车厘子自由”,功臣就是天津港。
今年1月,京津冀首条南美车厘子直航快线成功开通了。
想象一下,2500吨鲜红欲滴的车厘子,在万里之外的南美大地成熟后,被精心采摘、包装,然后登上货轮,在海上乘风破浪,直达天津港,再通过高效的物流体系送到你的手中。
这中间,每个环节都在争分夺秒。
天津港
1月16日晚9点左右,来自智利的“车厘子专列”——大型集装箱班轮“巴赫”号,即将进入天津港锚地。
负责港口装卸和货运的岗位,已做好准备,一场接力赛随即展开。
船舶靠岸后,3条作业线马上忙碌起来。天津港全方位提升各环节物流速度,单箱车厘子码头作业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东疆海关依托口岸智慧管控系统,单箱查验时间不超过30分钟;150辆运输车在岸等待。
很快,一辆辆货车驶出夜色中的天津港,运往京津冀水果批发市场。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夜景
为了提升货运效率,天津港的智能化水平遥遥领先。
由中国交建承建的天津港北疆港区的智慧码头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这里的货物从装卸、转运到堆放,全部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每年的吞吐量高达200万标准集装箱。
在堆场和货轮之间,有92个承担运输任务的智能机器人,它们通过激光雷达、5G技术,实现转弯、减速、避让,每跑一趟,与周边设备会进行上百次信息交互。
“最强大脑”筑牢中国港口安全防线
一个港口,蕴藏着多少能量?
中国交建建成的另一座大港——宁波-舟山港给出的答案是,可供全国使用18天的原油量。
一排排整齐的储油罐,承担了全国3亿辆小轿车的动力之源,也塑造了这座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宁波-舟山港整齐排列的储油罐
这里是宁波大榭港区,超大型油轮“巴士拉”轮正在靠泊卸油。油轮单次运载的原油量,便能支撑整个长三角地区一天的消耗。宁波-舟山港的责任,不只是接收船上的原油,还要保证接卸过程安全平稳,没有泄漏。
停泊在宁波大榭港区的超大型油轮“巴士拉”轮
原油泄漏,是每一个港口都不想看到的噩梦。
输油臂的作业,要求油轮保持绝对的安全与平稳,压力给到了系船的缆绳。要想在27.5米的深水之上,固定住这艘35万吨重的油轮,二十根缆绳严阵以待,每一根都分摊着超过自身重量100倍的拉力。较量一直在进行,海面上变幻莫测的风浪,船只在卸油时快速变化的吃水量,都会导致缆绳受力不均。
一旦船只失控离港或是撞击码头,后果不堪设想。
固定油轮的缆绳
为此,宁波-舟山港上线了“最强大脑”——缆绳应力监测系统。
试想一下,我们在拔河的时候,一定不知道手里使了多大的劲,只能通过比赛的胜负知道哪边力量更大。
而缆绳应力监测系统,就是用科技装备,将缆绳的受力转化为数字,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见,绳子上承受的力量有多大。再结合海上风浪情况,这个“最强大脑”甚至能监控缆绳状态,预测断裂风险,及时调整受力。
任何时候,都稳稳的,很安心。
宁波-舟山港的缆绳应力监测系统
中国智慧让铁矿石“乖乖听话”
2022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珠峰”正在卸货。它装载的40万吨铁矿石,足以装满6557节火车皮,堪称“移动的矿山”。
这么大的体积,在这里从装卸到物流只需要48小时,这就是中国交建设计建设的全球自动化效率最高的铁矿石码头——山东青岛港。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
标准化,是现代物流运转的核心。
然而,散装的铁矿石,因为形状和密度都不同,根本无法被统一成某个“标准”,它们是全球港口中最令人头疼的顾客,也是码头物流实现自动化的最大难题。
但青岛港的工程师们,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
工程师操作无人机理货巡检
在堆放铁矿石的庞大矿场,工程师操作无人机理货巡检,一遍巡检和激光扫描过后,数据系统就可以实现3D建模,对铁矿石进行采集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进行排兵布阵,准确计算每节车厢的装载量。
数字液压技术,让设备有了感知和触觉,就可以根据铁矿石的形状、密度、黏度自动配料和放料,实现了整列60节车厢连续全自动作业,装好一节车厢只需要50秒,效率大大提升!
无人机矿场扫描飞行线路
有关中国港口的故事,还有很多。
从1952年修复我国首座万吨级码头天津塘沽新港,有新中国“筑港摇篮”之称的中国交建,在北自丹东南至三沙的海岸线上,建成了一座座深水大港。
你看,在中国东部和南部,还有唐山港、日照港、大连港、广州港……等等,大大小小的港口如珠链般串在一起,勾勒出漫长的海岸线。
2023年公布的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港口占了七个,都留下了中交建设者的奋斗足迹。
大连港
上海洋山深水港
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
一年年,气象万千的中国港口,用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吞吐量,与这个世界交换着来自中国的礼物。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