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电芯"大"趋势 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重塑新一代储能电芯
导言:9月2日,第三届EESA储能展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兰钧新能源展台呈现了储能全系统解决方案,新品发布环节吸引国内外众多参观者竞相驻足。
9月2日,第三届EESA储能展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兰钧新能源展台呈现了储能全系统解决方案,新品发布环节吸引国内外众多参观者竞相驻足。
精准能量配置 共创价值最大化
开展当日,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共同推出酝酿多时的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发布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兰钧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黄海宁为在场的媒体和观众朋友们分析了下一代储能大电芯发展趋势以及兰钧688Ah储能电芯如何从客户端角度实现"精准能量配置、共创价值最大化"。
随着储能行业的日益内卷,下一代储能专用电芯赛道逐步开启,储能电芯标准化过渡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要求电池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从底层逻辑出发进行正向设计,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储能场景需求。
自2021年底,兰钧新能源推出280Ah储能专用电芯以来,公司始终紧跟储能市场的发展步伐。2023年,公司发布了基于280Ah同尺寸的314Ah储能专用电芯,并已实现批量稳定交付。为满足储能市场新一代更高产品力的市场生态要求,兰钧新能源与中车株洲所联合开发了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
兰钧新能源688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5Wh/L+,相较于314Ah电芯提升了6%,实现了"单电芯2.2度电",循环寿命10000次+,日历寿命超20年。配套688Ah的20尺标准舱,系统容量提升至6.9MWh+,真正实现了储能项目占地减少、投资成本降低、超长寿命使用及长时存储等运营端的"降本增效",大幅提升电站投资回报率。
在能量密度、成本效益、能量效率以及生产线兼容性方面,相较于现有的314Ah、400+Ah和500+Ah产品均有显著提升。
在材料创新层面,兰钧新能源创新的采用隔膜抗热收缩自闭孔技术,隔膜表面同步涂覆氧化铝陶瓷层,可有效的防止内部小概率的颗粒和锂枝晶等刺穿隔膜,具备极高的本征安全。
正极材料也创新应用了晶粒微观设计,采取榫卯包覆设计有效抑制杂质溶出,多维掺杂调控晶面,缩短了离子扩散路径。此外,还通过SEI膜增韧减少活性锂损耗,并搭配"CPA"技术的运用,保证电芯循环寿命达到10000+次。
不仅如此,在电芯设计方面,兰钧新能源还通过结构件精减、电解液消耗的精准计算防止残液过量、电芯辅材的减重等多维度轻量化设计,实现电芯轻量化,实现能量密度的提升。
极致安全设计 全方位守护
由于大容量电芯体积和能量密度的增加,导致其内部温度难以均匀分布,散热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大容量电池在高温循环衰降中,由于界面副反应的存在,电解液在正负极的界面持续分解,导致活性锂的损失和锂离子电池阻抗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兰钧688Ah电芯从内到外进行了多重安全防护设计,涉及电芯材料到壳体结构、电气安全等多个维度:
材料创新方面,兰钧688Ah电芯隔膜采用抗热收缩自闭孔技术,隔膜表面同步涂覆氧化铝陶瓷层,可有效的防止内部小概率的颗粒和锂枝晶等刺穿隔膜,具备极高的本征安全。
盖板强度方面,兰钧本次升级了盖板强度,同等盖板厚度下,顶盖常规抗变形能力增加100%,极端情况下抗变形能力增加30%。
电芯内部短路监测方面,兰钧增加了内部微短路监测,安全无忧心更安。
防爆阀设计方面,兰钧采用防爆阀二段刻痕+龟背设计,实现定向开阀、逐级泄压和稳定爆破,安全再升级。
绝缘性能方面,兰钧调整绝缘膜结构,保证在相同剪切强度下,基材厚度增加50%,耐压能力增强一倍以上。
电气安全方面,兰钧688Ah储能电芯极柱爬电距离大于6mm,远高于国标设计。
联手央企 共拓储能市场新格局
当天的发布会上,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唐远远,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杰莅临现场并与永青科技副总裁、兰钧新能源董事长冯挺一同上台揭开兰钧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的神秘面纱。
中车株洲所对兰钧新能源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表示认可,秉持对高质量、高安全、高回报的储能产品的不懈追求,双方将在储能市场上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强强联合,推动储能电芯规格的统一化进程,共同开创储能应用市场的崭新格局。
兰钧688Ah储能电芯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交付,兰钧新能源将始终致力于优化电池研发路线和生产流程,解决行业痛点、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并融合不同领域电池优势,不断打造新一代高质量产品,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发展。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