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使用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时,首次在一颗白矮星WD 0816-310的表面观察到金属“疤痕”。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围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显标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金属疤痕集中分布在白矮星的特定区域,并且随着恒星旋转强度发生变化,与白矮星磁场的变化同步。这表明磁场在将金属引导至恒星表面形成疤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观察还发现,这些金属可能来源于至少与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小行星维斯塔一样大的行星碎片。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特别是白矮星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说明恒星在其生命周期末期如何与其行星系统相互作用提供了宝贵线索,并且强调了磁场在这些相互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摘自国外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