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关员查验进口三文鱼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卡车穿梭、作业繁忙,一列列中欧班列(成渝)完成换装工作,等待开行;在重庆“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业务办理网点,来自四川的外贸企业顺利取得申办的电子口岸卡“共享盾”,立马投身开辟新的业务……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重庆海关和成都海关紧密协作、相向而行,助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成势见效。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2个月,川渝两地外贸进出口总值2591.3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开门红”。
深化互联互通 通道提速增效
近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专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带来上千吨进口糖酒类商品,跨越山海奔赴“春糖”之约。
2021年1月1日,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三年来,两地海关协同优化监管流程,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实施中欧班列进口货物境内段运费扣减措施,持续提高铁路进出口货物运输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2024年前2个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650列,运输箱量超7万标箱。
班列扩量提质,是成渝地区协同扩大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例证,也是重庆海关和成都海关联手畅通国际物流通道的一道缩影。沿江而行,两地海关共同助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将“上海—重庆”进口转关“离港确认”监管模式扩大至四川泸州、宜宾港,压缩货物在港作业时间三分之二以上;乘风而上,两地海关携手助推成渝机场群建设,支持开通更多行李直挂的“通程航班”,加快开辟国际客货运航线。随着互联互通持续深入,成渝地区物流通道“一张网”越织越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改革同频共振 赋能产业发展
在重庆西永综保区内,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通过“综保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申报出区的一批专用设备,在四川完成维修后顺利返回企业,重新投入运行。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随设备整机进口的零配件没有独立的进境(区)申报备案记录,在单独出境(区)进行检测维修时需要重新进行备案,流程繁琐,耗时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订单生产安排。新模式便利两地企业开展制造设备零配件调拨、退换、维修等业务,压缩通关时间25%,节约通关费用30%,能够有效稳定企业产能产线。
聚焦以汽车、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优势产业,两地海关连续推出“一保多用”、“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模式、综合保税区一线进区货物“即到即入”便捷监管模式等一系列海关监管创新举措,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持续助力企业降成本、稳订单、拓市场。2024年前2个月,川渝两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1497.7亿元,同比增长14.3%。
坚持共商共建 凝聚发展合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贸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离不开两地海关越走越“近”。
2023年3月,两地海关签订新一轮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一体畅通国际物流通道等7大项25项举措。一年来,两地海关按照统一谋划、一体部署、协同一致、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落细。
两地海关今年将在巩固前期合作成果基础上,深入开展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围绕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国际物流枢纽高地、进一步发挥开放平台功能作用、推动成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支持成渝地区战略腹地建设等4个方面重点发力,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刘剑锋、胡学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