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创新产业央企国企创业乡村振兴大湾区大数据企业天辰

御美养生美容
金煌装饰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TÜV南德:零碳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助建城市碳中和

2024/3/19 10:15:33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10年以来,我国已相继开展了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累计纳入城市81个。其中深圳、青岛等25个城市出台了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济南、贵阳等25个城市制定出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2010年以来,我国已相继开展了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累计纳入城市81个。其中深圳、青岛等25个城市出台了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济南、贵阳等25个城市制定出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之下,试点城市碳减排成果显著。2017-2022年,试点城市以年均1.3%的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年均5.8%的GDP增长。在低碳试点的基础上,各地纷纷积极探索近零碳发展模式,已有多地出台了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社区的建设规划和目标。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比重仍在不断增加。尽管城市仅占陆地总面积的2%,但聚集了超50%的人口、消耗了全世界78%的能源并产生了超过70%的碳排放。到2050年,预计70%的世界人口将在城市居住,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2050年的城市能源使用量可能比2005年增加三倍以上。城市减排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表示,"城市零碳工作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碳排放值的比较,而是从多个维度考量城市零碳建设工作的进程。目前TÜV南德已建立了包括排放水平、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建筑减排、产业布局、减排贡献、管理制度及绿色金融等8个维度的零碳城市评价体系,以全面衡量城市碳中和的进展情况。"

  TÜV南德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零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及难点

  零碳城市的建设需要深度脱碳,这与城市的低碳发展行动全然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零碳城市的建设需要有可量化的目标和多维度的深度举措。零碳城市的建设要求城市在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生活方式进行重塑和变革,势必对现行社会结构和居民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由于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长,土地利用和建筑环境的空间安排、街道网络的布局行为模式已被锁定,一旦落地,其碳排放模式也将相应锁定,很难进行逆转或改变。因此,尽快推动城市净零排放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落地成为创建零碳城市的重点。

  TÜV南德发现净零碳排放路径还有极强的地域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战略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地区乃至城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生活习惯均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多维复杂性使得零碳城市的建设模式无法复刻,需要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析,制定因地制宜的净零排放路径。

  净零城市的建设将是一场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城市变革行动,涉及到数据协同、城市综合空间规划和产业共生等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方面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和跨部门合作,还需要考虑多个行政区域、行业以及多个层次的治理,从而实现产业、生态和谐,实现更高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TÜV南德零碳城市建设进程评价

  作为全球领先的安全、可靠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解决方案提供者,TÜV南德将可持续发展实现去碳化和循环经济作为集团全球战略。TÜV南德观察并参与到中国乃至全球碳中和进程发展中,同时也看到其中难点与痛点。

  TÜV南德所建立的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从8大维度助力建设零碳城市建设。

  这8大维度包括排放水平、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建筑减排、产业布局、减排贡献、管理制度、绿色金融。通过超过45项不同细则的数据审核、计算与评估,全方位支持不同城市因地适宜的实现"零碳体检",通过"体检报告"则可进一步完善零碳城市建设,助建低碳或零碳城市发展。

  2023年全年,TÜV南德已发出超过200张碳管理相关证书,碳管理服务覆盖组织温室气体盘查与核查、产品碳足迹、减排与低碳路径规划、能效管理提升、碳资产管理及绿色投资投资评估、碳中和等多个方面。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