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产经
网站首页 财经 港澳直通 品牌中国 行业 企业纵深 新闻调查 企业发布 新闻联播 专题 热点话题 图片新闻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召开《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媒体通气会
发表时间:2024/3/6 15:57:0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查看原图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2月28日下午,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媒体通气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金华主持并作主发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及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处室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金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媒体通气会。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省政府形成了一个工作惯例,就是每一年都会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我省经济运行特点,研提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比如,去年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推动经济稳进提质25条,后续又出台了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恢复和扩大消费3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第一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决策部署,省政府安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方面在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并学习借鉴有关省区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今年的稳进提质政策措施。

出席今天通气会的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金肇元先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大坤先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殷永林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述云先生。我是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金华。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交易监管处、数字经济项目处有关负责同志。

应邀参加通气会的有:人民日报云南分社(人民网)、新华社云南分社(新华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导报驻云南记者站,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媒体通气会有2项议程,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政策的有关情况,从两个方面作个简要介绍。

一、主要内容

《政策措施》共提出7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

一是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提出支持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支持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8条政策措施。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提出高质量推动项目谋划建设、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全力抓好产业投资3条政策措施。三是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方面,提出持续扩大文旅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振大宗商品消费3条政策措施。四是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提质增量方面,提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经营主体培育、持续开展减税降费、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市场份额4条政策措施。五是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方面,提出拓展云南省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应用、强化企业信贷融资服务、优化外贸金融服务3条政策措施。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提出支持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大力发展口岸经济3条政策措施。七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方面,提出全力保障就业稳定、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优质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供给4条政策措施。

二、主要特点

今年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展发展的厚度

《政策措施》力求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比如,围绕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把现代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现代设施农业经营主体予以奖补,对新增设施农业贷款给予贴息;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允许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单位利用不超过40%的国家储备林贷款资金实施林下经济项目。又比如,围绕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作用,提出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证申请核发,推进绿证在零碳园区建设、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能耗调控等方面的应用。再比如,围绕云南丰富的文旅资源,提出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统领整合云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产美食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带动力。

(二)牵住当前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加大转型的力度

要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是要调结构、促转型、增动力。为此,《政策措施》明确提出用好6亿元省级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明确提出制定科技赋能经济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明确提出研究制定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的指导意见2.0版,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力度,巩固投资项目结构优化调整成果;同时,还提出研究制定一体推进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经营主体从多起来、大起来向强起来、活起来转变。

(三)力求用好改革办法、开放路径,延展工作的深度

自身加力工作的确定性是应对外部形势不确定性的有效办法。今年的《政策措施》十分注重用好改革办法、开放路径推动工作,向内发力、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比如,结合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提出要不断健全“源网荷储”电价体系,研究出台新型储能价格政策;提出推进财政涉企资金政策应上尽上融信服平台,推动贷款贴息政策在平台上逐步实现免申即享;围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延续实施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免收投标保证金、政府采购项目中小企业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的政策。同时,聚焦辐射中心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支持昆明、曲靖2个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磨憨、河口、瑞丽3个沿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发挥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支持中老铁路产运贸一体化发展,提出对在省内铁路货运场站集结和分拨、经中老铁路发送和到达的跨境货物运输予以补助,等等。

(四)着力推动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彰显民生的温度

坚持兜牢兜准兜实民生底线,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比如,《政策措施》提出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对10类重点群体申请不超过3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的,按规定予以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统筹省级财政奖补资金3.5亿元和一定规模的省预算内投资,支持城乡绿化美化;安排省级财政资金6亿元,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再比如,针对“一老一小”问题,提出要分类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深入实施惠老阳光工程,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等等。

《政策措施》的出台只是起步,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全力抓好《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一是细化兑现指南,确保直达快享。逐条梳理《政策措施》中的涉企惠民重点政策,细化政策享受主体、办理流程、具体标准等,尽快向社会公布,推动政策尽早发挥效益。二是加强跟踪督导,推动落地见效。坚持省、州(市)、县(市、区)三级联动,持续深化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加强督促指导,及时跟踪掌握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强化政策评估,发挥政策效应。结合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发现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堵点,加强政策措施评估,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政策优化与预研储备,持续为经济稳进提质提供好政策供给。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参会的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人民日报:请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方面有什么考虑和政策支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金肇元: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同时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长期的关心和支持!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去年国家召开了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对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安排部署,随后,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这是我省时隔11年再次以工业为主题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提出聚力推进“四大支撑性工程”,加快构建“3257N”现代化工业体系,明确提出了系列的支持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支撑政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产业发展,提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陆续印发出台云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产业强省三年行动、新能源电池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省工信厅研究编制了28条重点产业链优化提升方案,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全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标志性产业。钢铁、化工等产业“老树发新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也迈入“快车道”;绿色硅、绿色铝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迅速壮大。光伏电池、储能电池等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以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成为第四大支柱行业。工业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部工业增加值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2.7%,居全行业第1;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1%,增速居全国第8,持续保持全省行业投资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是我省近期制定出台的又一重磅支持政策文件,里面聚焦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支持工业产业转型、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利好政策措施,干货满满。

如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设立了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灯塔工厂培育等。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按照实际外来投资到位资金的0.5‰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万元。

如在要素保障方面,不再仅仅看单个项目情况,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企业度电增加值、能耗强度、亩均产值等,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在用能、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优电优用,保障我省有比较优势的或有前景产业发展用能需求。在工业用地方面,将采用多方灵活供地,加强闲置工业用电和闲置产房的盘活,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将提速办理重大产业项目核准(备案)、能评手续。

如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发挥省级科技创新资金作用,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等融资资源向创新链产业链集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结对合作等方式加大差异化信贷支持力度等。

如在产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我们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和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将在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方面给予支持。

下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抢抓机遇,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财政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目前相关资金项目申报通知和申报指南已正式印发,在阳光云财一网通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均可查询。

二是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向附加值更高方向发展。聚焦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强化东西部对口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机制,落实国家支持云南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政策,高质量举办2024年对接活动,常态化举办云南产业会客厅活动,重点推动硅光伏产业向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和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向中下游电池PACK制造和应用环节延伸,绿色铝产业向高端合金、铝箔、光伏支架、汽车零部件等环节延伸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支持昆明、玉溪建设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产业基地,稳步发展现代中药和健康产品,鼓励发展化学药。

新华社: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能否请省财政厅介绍一下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中,涉及哪些财税支持政策?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政策落实到位?谢谢。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大坤: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准,针对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媒体界对财政促进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去年以来,省财政厅聚焦经济稳进提质和公共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控引导和财政资金支持保障作用,两手发力保重点、破难点,着力增加政策供给强化引导、有效配置财政资源强化保障,推动财税政策、财政资金、公共资源向重点领域聚焦聚力,为经济稳进提质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工作部署,加力提效在推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出实招、见实效,聚焦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绩效引导,更加注重政策措施的协同性,更加强化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源,夯实财政保障基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管理质效,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强化对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的财力保障,全力以赴抓经济、促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聚力聚财推进省政府出台的经济稳进提质28条政策措施早落实、早见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面,我就加力促进经济稳进提质介绍三个方面的重点落实措施:

第一、注重精准性,保障重点任务落实。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精准”:一是重点领域投向精准。初步匡算,省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480亿元以上,积极保障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需求双向发力,重点倾斜支持产业强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比如说,我们安排省级资金70亿元,着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提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增效,增强产业发展能源保供能力;再比如,安排省级资金200亿元以上,协同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精准发力,优化和拓展有效投资,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安排省级资金21.9亿元,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沿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让产业接下来、稳得住、能发展、可持续,不断增强辐射中心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强化政策研究和前期谋划,争取中央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等渠道倾斜支持,促进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我省增发国债资金354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01亿元,年度执行中,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陆续到位,财力保障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二是投入方式引导精准。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综合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奖补、先建后补、事后奖补等更为有效的方式,强化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高效性和精准度,着力增强引导性和带动力。同时,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协同举措,综合采取融资担保保费补贴、资本金补充、拓展业务奖补等方式,拓宽普惠金融受益面,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三是绩效结果运用精准。构建“三级联动”机制,以群众满意度和企业获得感为标尺,重点选取涉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领域30个项目,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估和运行监控,持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机制有效运行,推动财政资金安排与政策实施绩效紧密挂钩,着力提高每一笔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绩效性,将同样的钱用出更好的效果,确保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第二、注重连续性,营造稳定政策环境。大家都知道,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密切联动,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重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我们将加力落实减税降费的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措施,坚持降本减负和转型升级相结合,延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拓展政策空间,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为经营主体投资经营活动营造公平、稳定、有感的财税政策环境。主要是三个方面措施:一是用好税费优惠政策。严格落实特定范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和减征增值税政策,推动落实西部大开发、综合保税区、边民互市等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用好用活税政管理权限,强化政策宣传和政策执行效应分析。二是用足政府采购倾斜政策。持续扩大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市场份额,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特定类型政府采购项目,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视情况延续实施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措施。开展政府采购“四类”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持续清理各类隐性壁垒,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三是营造良好财税政策环境。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财政政策合法性审核内容,确保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功能,推动24项涉及经营主体财政资金网上办、立马办、阳光办。同时,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做到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无处不在”。

第三、注重实效性,提升政策资金质效。持续深化改革和强化监管并举,提升财政高效能治理水平,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和“四两拨千斤”功能,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主要狠抓三个方面:一是狠抓习惯过紧日子融入平常。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深入推进节约型财政建设,将落实过紧日子各项要求节约下来的宝贵资金握指成拳,集中财力办大事,落实到有效保障重大战略任务上,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二是狠抓预算执行融入经常。财政资金安排了就要尽快花出去,促进资金使用效益尽早发挥,坚决防止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坚持资金下达宜早即早、预算执行能快则快,我们在春节前全面完成省人代会批准的2024年度部门预算批复,年度预算执行中,强化横向联动和纵向协同,指导和督促各地各部门高效衔接资金下达与项目计划,加快形成有效支出、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狠抓监管提效融入日常。认真执行省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坚决维护预算法定权威。严肃财经纪律,持续开展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强化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各类监督的协同,贯通形成监督合力,更好地促进财政政策落实落地。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切实推动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

云南广播电视台:《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振大宗商品消费,能否请省商务厅介绍一下今年省商务厅有哪些具体措施?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殷永林: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全省商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畅购彩云南乐享好生活”为主题,聚焦实体零售等传统消费和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围绕福满新春、狂欢盛夏、嗨购金秋、畅享暖冬彩云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突出提振大宗消费、壮大网络消费、焕新节日消费、做旺餐饮消费、丰富消费场景、促进国潮消费等6个专题,打造点亮夜云南、冰雪消费季、滇菜“四名”评选、家居消费节等60个消费新场景。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促消费工作。

持续提振大宗消费。统筹资金开展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家电促销活动,组织“彩云家居焕新消费季”,开展家居体验活动,推广智能家居新产品;联合金融机构、重点油企、汽车销售企业、家居家电卖场,开展成品油、汽车、家居家电跨界联盟促销和销售竞赛等活动;组织企业开展车展、新车优惠促销、置换升级、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活动;组织企业继续开展家电、手机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各类促销活动。

壮大网络消费。创新举办云南美好生活电商节,持续组织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数商兴农网购节和丝路电商节,形成“1+4+N”电商主题活动。深化主流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云品电商爆款和云品电商产业带,推动云品上平台。深化与上海等省际电商合作,促进云品卖全国。

做旺餐饮消费。联动电商平台和餐饮企业,举办“中华美食荟·好味云南”、一州一席宴、“探名店、品名菜、尝名点、慕名师”等餐饮促消费活动。评选滇菜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培育餐饮美食街区,打造美食地标,持续推进《滇味·生活》系列纪录片拍摄宣推。支持各州市办好各具特色的美食节、小吃节。做大做强米线产业,支持滇菜、米线企业走出去,到上海等地开展滇菜专题推介活动。

创新国潮消费。围绕年轻消费者需求,以中医药、茶叶、咖啡等为重点,结合云南节庆文化和民族特色,促进老字号、国货转型赋能新业态,推动新型消费场景加速涌现,开展老字号嘉年华、非遗文化展等国潮促消费活动,组织汉服、云南民族服饰展,使“国潮风”“云南风”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着力激活有潜力的消费,开展“吃住行游购娱”全领域、省州县联动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促进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更好发挥消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云南日报: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提出,要推出一批旅游休闲街区,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如何打造旅游休闲街区带动文旅消费?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述云:旅游休闲街区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旅游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是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推出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是实施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对发挥文旅融合优势、扩大文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共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0个,其中有6个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分别是古城区大研花巷、建水县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大理市双廊镇民族文化街、石林彝族自治县双龙旅游休闲街区、景洪市告庄西双景湄公河星光夜市旅游休闲街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与河北、安徽、山东等省并列第三。

下一步,我们将依照《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行业标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不断提高旅游休闲街区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突出文化特色。对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画卷的“卷轴”。

二是进一步丰富产品业态。丰富特色美食、节庆活动、文化展演、非遗体验、文创产品、电竞酒店等多元业态,开发符合文化背景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以5G、AI、VR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推动街区文旅产品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相关资源,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着重提升街区的服务设施与服务品质,推动旅游休闲街区提档升级,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休闲消费环境。

今年,我们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评定推出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申报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游览、休闲需求。同时,加强对典型经验和有效模式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旅游休闲街区建设水平。

中国改革报:请问在加大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广使用,服务经营主体融资方面,2024年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项目处副处长黄亿: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动平台数字信用、贷款撮合、政策直达三大功能全面落地见效。一是着力突出融信服工作的人民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但单体规模小、资历资质弱但融资需求强、贷款数额低但审核成本高,金融资源难以自发向其倾斜,需要有为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将始终把人民性作为融信服工作的宗旨目标、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解决好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二是着力推进数据归集增量提质。在现有归集数据的基础上,以银行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扩大数据的归集范围,增加数据供给的数量;持续推进金融主题数据库建设,不断拓展数据使用方式,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三是着力推进平台与银行深度合作。强化平台与银行贷款业务深度融合,做到两者数据通、模型通、系统通,全面推进贷款流程全线上办理,让经营主体便捷高效获得贷款。四是着力拓展平台各项功能应用。着力推进“平台+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找人”机制,推动政府惠企政策嵌入贷款申请流程,让政策直达快享;着力推进“平台+担保”“平台+保险”,建立银政担、银政保、银政等多方合作机制,一站式办理融资相关业务,实现银、保、担、企多方共赢。五是着力提升对重点领域的服务质效。聚焦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相关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打造重点领域的特色专区服务,精准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金融产品,通过有效解决融资需求,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请问2024年我省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着力点是什么?《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体制政策措施》将带来什么政策利好?

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李维: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既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又是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作为扩大有效益投资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以高质量产业投资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加大产业强省建设支持力度,为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发展产业培育新增长点。《政策措施》提出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铝、光伏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系列举措,新产业、新业态将催生更多投资需求和投资机会。同时,相关支持政策同步完善,比如:用好6亿元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和项目依法依规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或享受运营补贴、贷款贴息,从而提高社会资本收益,引导更多资金流向产业项目。

二是多措并举打造综合优势。《政策措施》从产业布局、要素配置、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系列细化措施,着力打造我省产业发展综合比较优势,助推全省产业链群发展、企业质提量增、项目大干快上。比如在产业布局方面,提出建立完善产业链图谱并动态更新,引导资源配置、招商引资、延链补链方向。再如营商环境方面着重在市场准入、简政放权、等关键环节确保经营主体权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为企业“减负松绑”激发市场活力动力。

三是更加注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比如: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照实际外来投资到位资金的5‰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云南产业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再如进一步健全产业项目推进机制,今年继续按季度召开省委、省政府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接续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光明日报:我们注意到文件中有关于减免企业投标保证金的相关政策,请问去年减免情况如何,今年将会有什么新的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处处长李志华:2023年由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鼓励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的通知》(云发改交易管理〔2023〕397号)文件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2023年通过平台交易22557个项目,投标参与21.12万人次,完成交易金额6777亿元,为投标人节约标书购买、制作、印刷费及差旅费约7.81亿元;二是大力推行保险(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投标人选择保险(保函)14.37万人次,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160亿元,保险费率降至0.8‰,全国最低。减免保证金项目9558个,减免金额79亿元。

2024年,我们在学习借鉴福建省先进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减免力度:标的金额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企业提供在“信用中国”网站查询无失信记录证明,直接免收投标保证金;标的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继续推广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对于政府投资以外的项目,鼓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减免投标保证金的措施,持续降低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交易成本。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金华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政策措施的考虑和主要内容,4个省级部门和省发展改革委3个处室向大家解答了各媒体关心关注的问题。后续希望各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政策措施落地的情况,跟踪报道好相关政策效应发挥的鲜活事例,积极展示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真抓实干、拼搏奋进的生动图景,让社会各界看到云南发展的大好前景。

今天的媒体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