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纵深
网站首页 财经 港澳直通 品牌中国 行业 企业纵深 新闻调查 企业发布 新闻联播 专题 热点话题 图片新闻
从文物到“活物” 中国电科以科技助力考古和文物保护“炫”起来
发表时间:2024/2/28 11:28:58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查看原图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春节期间,“敦煌热”不减。随着莫高窟参观人数日益增加,脆弱的洞窟生态需要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守卫。“数智守卫自带能感知能发号的智慧‘大脑’。”中国电科技术专家介绍,他们对洞窟防护门做了智能化提升,实现对洞窟内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防范门外非法入侵行为,布设莫高窟文物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洞窟、石窟寺、游客的全过程保护,预防、报警、处置的全流程管理。

  “荒漠戈壁中,平台对文物风险实时感知、预测预警,一旦发生预警,平台即根据风险等级,立即线上处理或调派人员,极大地提升了风险管控效率并降低了人工巡查成本。”中国电科技术专家表示。

  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背后,是数智赋能水平的“提档升级”。

  中国电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精心研发多种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装备、提供多样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与国家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文物保护利用专有装备研制升级,加强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用智能科技擦亮中华文化瑰宝,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

  金面罩铜头像、顶尊蛇身铜人像、铜龙,各种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的文物……自三星堆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共出土编号文物万余件。

  “过去田野考古,勘察、挖掘等工作大多在露天条件下开展,现如今考古实验室直接被搬到现场,为半出土状态下特殊、敏感、脆弱的文物提供全方位的保护,避免文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中国电科技术专家表示,中国电科联合研发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设立现场考古实验室,使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和高光谱扫描等设备,第一时间完成从肉眼可见信息到不可见信息的综合提取。

  长江口二号古船犹如一颗“时间胶囊”,记录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的繁荣。“水下考古一直是世界难题,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考古工作更具挑战性,因为古船一旦从水下泥沙中取出,原本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就被破坏,文物极易迅速劣化。”中国电科科技人员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为长江口二号古船定制研发智能文物保护舱。

  智能文物保护舱配备环境及文物本体监测、通风及温度控制、水处理及水温控制、环境及土壤湿度控制等设备,通过异构网络融合技术连接,形成实时、完整的监测与调控闭环,最大限度地实现水下文物半出土状态下的保护。

  “我们创新性地将冷水全覆盖全自动喷淋系统应用到古沉船考古中。”中国电科科技人员介绍,这像给文物敷上“纯水面膜”,根据土壤和古沉船本体监测数据及文物保护需要,将低温纯水全自动微喷覆盖到船体和沉箱面的每个角落,确保文物环境的洁净和稳定。

  “贝叶经在全世界的存量极少,应以最小干预为原则,实现更精准化、更智能化的风险管理。”中国电科科技人员表示,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贝叶经,很多已经脆弱不堪,病害种类复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他们首次摸清了布达拉宫收藏的贝叶经和纸质古籍文献的基本状况。

  针对贝叶经等古籍文献的防护、保护、风险管理、技术应用需求,科研人员创新铺设实时监测系统网络,全面采集古籍现有保存环境、基本风险因素等数据,联合专家组提出试行的贝叶经保存“适宜指标”,研发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耐热囊匣,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定制研发贝叶经静电吸附装置,使贝叶经在单页转移、翻页的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少人为损坏。

  让历史可感知,让文物会说话。据统计,我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全国博物馆藏品数量4665万件/套,“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智慧化发展渐成趋势。

  “数字展厅设计故事线,融合三峡考古、交通、书画等文物要素,沉浸式演绎出生动的三峡故事。”2022年7月,中国电科承建的中国三峡博物馆“体验三峡”数字展厅对外开放,标志着三峡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总体完工,项目包括文物数字化资源库、三峡文化知识图谱,已归档数字化文物1600余件/套。

  一段段红色记忆,一处处红色印记……中国电科承建的叙永革命历史纪念馆揭牌开馆,项目采用极具现代感的空间设计,综合运用图文版面、复制品、雕塑、油画等,结合动画视频、触摸屏、VR体验、灯光等科技装置,生动凸显叙永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也让观众通过视、听、触多感官,了解叙永革命文化,获得沉浸式观展体验。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中国电科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科技赋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把文物保护利用有机融入现代生活,助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