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监管局发布重庆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数据
导言:截至2023年末,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7.6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各项贷款余额5.67万亿元,同比增长9.8%;拨备覆盖率243.8%,较年初上升43.1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坚持防风险、促发展、强改革的工作主基调,不断提升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全力推动金融服务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行业发展主要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23年末,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7.6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各项贷款余额5.67万亿元,同比增长9.8%;拨备覆盖率243.8%,较年初上升43.1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银行业不良率1.18%,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水平0.43个百分点。全市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14.95%,较年初上升0.41个百分点。全市保险业总资产2791.4亿元,同比增长7.1%;原保险保费收入1055.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赔付支出444亿元,同比增长29.37%。保险法人机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保持在合理区间。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的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不断提升,经济增加值2591亿元,占GDP比重8.6%,支柱地位更加突显。
二、全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金融政策支撑加快落地扩面,推动30家银行保险机构总行(司)出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专项政策49件次,1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来渝签约,合作金额达3.15万亿元。2023年末,银行业保险业给予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授信9448.61亿元,投放贷款911.76亿元,提供风险保障800.73亿元,助力川渝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推动全市银行保险机构立足重庆独特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优势,设立170多个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特色分支机构,争取总行(司)在渝落户30多个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远程银行中心、中新金融服务中心、理赔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中心。配合重庆市委、市政府举办中新金融峰会,在京召开“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系统座谈会”,推动31家次全国性金融机构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成渝地区车险“快处易赔”机制获评十大“2022年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创新案例”。
三、金融赋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先后出台《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方案》,推动全市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服务量质齐升,金融机构支持科创“双倍增”力度显著增强。2023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5556.1亿元、18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9.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734.2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专精特新白名单企业对接全覆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全覆盖。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164.2亿元,同比增长20.9%,专精特新企业信贷覆盖率达到70.1%。科技保险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除首台(套)、新材料、首版次等传统“三首”保险产品外,科研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高新企业研发中断保险、人工智能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产品相继面世,为企业创新提供风险保障19.4亿元,同比增长49.4%,助力降低企业技术研发“试错成本”。
四、精准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紧密围绕“33618”产业体系,加力服务先进制造业,推行“金融链长制”、“金融顾问制”、“科创专家顾问团队”等三项创新服务机制,截至2023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117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6个百分点,当年累计发放制造业贷款7032.3亿元,是2022年全年发放的1.2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358.4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的46.1%,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保险业为5.42万家企业提供覆盖财产险、责任险、货运险等3.83万亿元风险保障。
五、积极满足“一带一路”多元化金融需求。2023年末,辖内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2776亿元。主动对接重庆市交通规划、建立重点项目库,积极支持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银行业支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融资余额达到3843.6亿元,同比增长16.38%。支持跨境贸易融资,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行动方案》《金融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金融机构为全市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与结算服务。探索推进铁路提单融资创新,创新陆上国际贸易规则,推动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铁路提单融资服务提质扩面。全年,银行业累计开展铁路运输单证融资98笔,金额3.01亿元。自2017年以来,已累计实现融资4.31亿元。保险业聚焦中欧班列、长江水道,为3945家(次)企业提供进出口货运险风险保障596亿元。
六、绿色金融架构体系不断完善。按照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指引,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绩效导向、业务标准等方面进行重塑完善。全市首批17家机构达到绿色金融机构标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推出林权抵押贷、排污权抵押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新能源汽车补贴贷、取水权预质押贷、碳配额理财等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单碳配额理财融资业务。创新推进森林碳汇保险、可再生能源项目保险、环保技术装备保险、轨道交通运营险等试点。2023年末,辖内绿色信贷余额7168.6亿元,同比增长29.74%;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达到10124亿元,同比增长37.5%。
七、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全市银行机构连续六年完成“两增”,2023年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37.34亿元,同比增长19.0%,全年信贷计划完成率133.8%,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9%,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县域资金适配性持续向好,38个区县的平均存贷比同比提高4.93个百分点。普惠保险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全辖巨灾保险参保人数2385万,提供风险保障80亿元;农业保险参保人数226万,提供风险保障500亿元;“防贫”保险参保人数100万,提供风险保障2992亿元。共157.9万人次获得普惠保险赔付,人均获赔超3000元,简单赔付率达63.4%。
八、养老金融服务不断提质扩面。2023年“渝快保”投保62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27%。两年累计赔付102.3万人次、赔付超11亿元,老年人医疗负担最高降幅达80%。12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承保人数1.87万人,保费收入1.29亿元,其中灵活就业人员承保人数1.33万人,占总承保人数的71%,“新市民”参保比例全国第一。长期护理保险实现800万城镇职工全覆盖,医保费用全覆盖,自全面试点以来,全市已累计21.9万人次享受到护理费用支出2.4亿元。养老理财业务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末,辖内试点银行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245.05万户。账户缴存合计7.03亿元,户均缴存额仅286.86元。账户资金用于投资合计3.25亿元,占缴存额46.23%,其中养老储蓄2.22亿元、养老基金0.63亿元、养老理财0.33亿元、养老保险609.4万元。
九、数字金融积极助力“智融惠畅”。全市银行保险机构在金融服务中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强化。各类数字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信易贷·渝惠融”平台获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注册用户突破30万户。惠民线上医疗保险“渝快保”承保人数全国同类产品第二,系统实现“一屏式投保、一站式结算、一窗式服务”。
来源:重庆金融监管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