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024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履行守国门职责使命,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过去一年,江门海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健全风险防控机制,聚焦“滞、瞒、逃、骗、害”等5方面主要风险,强化全链条监管,维护国门生态安全,守护国家的绿水青山。据统计,2023年,该关查获进口“洋垃圾”48.11吨,全部依法退运出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江门高新港码头,海关关员对一批申报为“鹿皮二层皮坯”的货物实施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大小、重量不一的塑料编织袋杂乱堆积,外观都已破损、泛黑、发霉。关员打开包装袋后,发现这些“鹿皮二层皮坯”大小、厚薄不一,大部分皮块有破洞、污渍等,轻轻抖动就掉出了许多皮质粉末。经取样送检作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确定该批货物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俗称“洋垃圾”,共计20.6吨。
该关始终保持打击“洋垃圾”的高压态势,建立了“洋垃圾”口岸监管风险监测排查工作机制,织密织牢监控网。重点加大对“二层皮”“再生料”“副牌料”等洋垃圾影子商品的监测排查,深化H986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应用,对机检审像关员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洋垃圾”影子商品的查发能力。设立口岸危险品检验监督专岗,提高固体废物查缉敏感性。
受高额利润的驱使,不法分子仍然用化整为零、夹藏瞒报等方式企图违法进口。这些走私手法都被海关执法人员一一“识破”。该关所属新会海关监管科副科长肖蔚然说:“我们在对一票申报为‘多晶硅’的进口货物查验时发现,该批货物性状明显不一,部分为碎块状和条状混合物,部分表面有黑色附着物。经送检鉴定,该批货物其中4个包装共3800公斤的货物属于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文章来源:江门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