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关员到玩具企业开展 “送法”活动 袁国宏/摄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四十五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海关做好特区建设的“推进器”、外贸发展的“助力者”,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将有利条件、独特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数据显示,汕头市货物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2.51亿美元攀升至2022年的95.89亿美元,增长37.2倍。
冬日的汕头,依旧绿意盎然。站在汕头港码头眺望,海面开阔,明净的蓝天下,船舶满载货物穿梭不停,勾勒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身处汕头综合保税区内,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企业生产车间流水线高效运转,工作人员干劲十足,奏响一首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汕头,这个起于宋代、历经千载的海边渔村,因海而生,因改革开放而蝶变。当改革开放第一声号角吹响时,汕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从昔日“省尾国角”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
走进中国玩具礼品之都汕头市澄海区,大大小小的玩具企业比比皆是。在这里生产制造企业有1万多家,玩具经营单位约4.3万家。目前,当地正通过培育本土原创IP、打造优质原创品牌等措施,打造超500亿元产业集群。
“今年1-11月公司出口额6.47亿元人民币。”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毓生说。近年来,汕头玩具企业积极挖掘“玩具+IP”潜在市场,努力提升产品创新附加值,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今年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在汕头举办,超500家国内外纺织服装企业参会。汕头海关主动对接汕头市商务局和展会组委会,精心组织策划、现场驻点,与国内外客商面对面沟通,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助力潮汕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汕头本土传统产业的升级催生经济增长。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也蕴藏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位于汕头综合保税区的广东奥斯博膜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据该公司技术总监程海涛介绍,在海关指导下,该公司充分享受货物到综合保税区“入区即退税”的优势,不仅缩短资金运转周期,保证原料供应,也通过集中出口降低了物流成本。今年前11个月,该公司经综合保税区出口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18.2%。
目前,汕头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有10家、200家、27家。主要出口商品为潮汕地区主要传统商品,如内衣服装、糖果、玩具等。摄影灯具、发电机、医疗器具、注塑机等机电产品出口均保持增长。
伴随特区设立,汕头产业一路栉风沐雨、拼搏奋进,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为汕头特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高效的大通关体系和畅通的物流通道为汕头对外经济交往保驾护航。
12月14日,在南海之滨的汕头港广澳港区,一艘满载玩具、陶瓷、糖果等潮汕特色出口产品的货轮,在广澳港区缓缓驶出,运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
“今年以来,在海关支持下,我们公司积极开拓外贸集装箱业务市场,开拓新航线,新增4条外贸班轮航线,实现汕头港与东南亚主要港口之间航线连接的全覆盖。”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关负责人林奕彬介绍,航线开拓为汕头企业进出口商品提供更多的物流选择,带动货运量稳步提升。
广澳港区是汕头港最大的集装箱港区,也是粤东联通海丝、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主动脉的重要节点。改革开放以来,港区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越织越密的国际航线网络为粤东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强助力。
截至目前,广澳港区现有外贸航线20条,链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粤东港口群的核心港区和粤东公共物流枢纽港效应进一步显现。
过去,汕头海关以先行者的无畏,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展现经济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1987年,在加工贸易管理工作中引入信誉管理理念,得到全国海关推广。1992年,成功设计并启用全国海关第一本加工贸易电子手册,成为全国海关推行加工贸易手册信息化管理的蓝本。2012年,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报关手续。
当前,汕头海关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推出一系列“实用、管用、好用”的改革举措。以“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以顺势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助推口岸通关提质增效;研究推出全国首创的“港澳船舶进境信息互通”项目,项目全面推广后,可为企业节省口岸单证物流成本约320万元;拓展组合港业务助力粤东水运枢纽港建设,物流整体时长压缩至2天,可以节省约30%的物流成本。一项项改革蹄急步稳,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站在新的起点上,汕头海关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持续深化海关业务改革,支持汕头经济特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守国门、促发展,在新征程中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吴怡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