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创新产业央企创业国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企业广州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御美养生美容

财经产经

首页 > 财经产经 > 详细内容

2022年安徽省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3/11/14 10:24:28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22年,安徽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 万亿元,同比增长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万元,较上年增加3927元,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据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网站消息,2022年,安徽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 万亿元,同比增长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万元,较上年增加3927元,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从经济发展来看,三大需求稳步回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经济增长内生动能边际改善。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明显提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其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19.6%,分别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5个和1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8%。二是消费品市场复苏向好,升级类商品消费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0.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8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4 倍。三是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8.9%、16.4%;进口额同比下降1.9%。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 1.1万家,较上年增加909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088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4.3%。四是工业生产平稳向好,重点优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69.9%,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五是服务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新兴服务业增势较好。全年服务业增加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2.2%,拉动经济增长 1.2个百分点。其中,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代表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9%。六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支持保障有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8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9.9%,高于年初增长7.0%左右的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79亿元,同比增长 10.4%,增速为近三年新高。其中,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教育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2.2%、18.7%、8.0%,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七是居民消费价格稳中略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2%、4.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0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金融运行来看,一是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直接融资稳健扩容。2022年末,安徽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年增加8796亿元,同比多增2254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万亿元,同比多增209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比重为74.0%。全年全省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676亿元,在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占比近六成,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信贷投向持续优化。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功能,突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全省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632亿元,共惠及经营主体15万余户;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10亿元;落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减息总额9亿元,惠及97 万余户普惠小微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05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27亿元;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29亿元;214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获得332亿元项目资本金支持。2022年末,全省普惠小微、涉农、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5%、19.4%、23.2%,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5个、 4.4个、8.2个百分点。三是引导利率稳步下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要求,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2022年安徽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3%,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四是金融市场体系不断 3 完善,资产规模稳健增长。2022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0%。证券、期货机构整体实力和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保险业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2.8%,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五是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进入新阶段。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于2022年11 月获批落地。黄山市、蚌埠市分别申创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六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加大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建设力度,打造具有“征信+互联网+融资对接+政策对接”功能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支付结算金融基础设施,保障社会资金高效安全流转。持续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七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密切关注中小银行风险边际变化,扎实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怡伽]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