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广东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null天辰

御美养生美容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财经产经

首页 > 财经产经 > 详细内容

财政部宁波监管局:“五个坚持”推动新时代财会监督高质量发展

2023/9/7 11:36:4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宁波监管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派驻优势,紧密结合属地实际,以“五个坚持”推动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宁波监管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派驻优势,紧密结合属地实际,以“五个坚持”推动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学用结合增强“内动力”

一是提高政治领悟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理论研讨、青年交流、学习分享、跨部门座谈、党建联建等内外联动形式,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科学把握监督重点、精准识别监督难点的能力,注重分析研判,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专业性强、触角广的特点,有效监督财经纪律、财政资金执行。三是提高政治执行力。紧扣新时代财会监督的职能定位,强化政治担当,突出监督的政治属性,主动把政治要求贯穿于履职尽责始终,深度推进党建与业务、监督与服务双向融合,切实承担起财会监督“主力军”“突击队”作用。  

二、坚持制度保障,机制规范增强“推动力”  

一是因地制宜,统筹制订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宁波监管局贯彻落实《意见》实施方案,将《意见》精神与“三定”职责紧密结合,将财会监督各项要求落实落细,对内完善“分工不分家”的协同工作机制,对外健全跨部门联动监督机制,为构建纵横联动的财会监督体系打牢基础。二是先行先试,持续加强组织保障。通过两年多的财会监督工作试点,持续深化专班专管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属地财会监督工作开展。《意见》印发后,宁波监管局成立财会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切实为《意见》的贯彻落实、打造财会监督宁波样板做好组织保障。三是主动对接,筑牢“监管线”。加强与行业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以联合发文、合作备忘录等形式,先后与地方财政、金融监管、证监等单位建立联合监管及监管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协同监督效应,扎实推进财会大监督格局,共建财会监督“朋友圈”。  

三、坚持内外统筹,联动监督增强“协同力”  

一是形成良好的内部协作机制。局内拧成“一股绳”,强化处室间交流和监督成果、监督经验共享,统筹全局,做到局内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搭建互动学习平台,提高全局财会监督成果利用率。二是建立有效的部门横向协同机制。深化实务层面协作,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析机制,全方位收集财政、税务、海关、统计等经济运行数据,以监督检查为契机,加强与其他行业监管的沟通协作,动态监控财政运行情况。三是形成一体推进的上下联动监督网络。对上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与上级布置的监督检查任务,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对下扩充监督力量,挖掘属地财会监督人才资源,推动青年岗位练兵,提升监督检查能力。  

四、坚持压实责任,释放信号增强“影响力”

一是明确被监管单位的“主体责任”。聚集国企、上市公司等,动态更新监管数据库,将101家重点单位纳入财会监督日常监管,明确被监管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采取督促整改、监管谈话、下达关注函、责令定期报告等措施,及时纠偏规范。二是明确中介机构的“执业把关责任”。依法加强对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日常监管,构建双向沟通机制,以座谈会、现场访谈、监管会议等方式,通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督促提升执业质量和风险把控,释放财会监督信号和震慑力。三是明确相关部门的“内控责任”。通过常态化监管、案例通报、宣传培训等,倒逼相关部门及单位“刀刃向内”,加强检视整改,排查风险漏洞,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流程管控,加强关键业务、关键岗位风险防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五、坚持深入调研,勤思善思增强“执行力”

一是下好深耕基层的“实功夫”。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多方沟通联动,从财政资金日常监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督中发掘问题难点,推进解决。二是下好抓住关键的“巧功夫”。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调研分析深层次原因,以点带面扩大成果,针对涉企、涉农、就业、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问题加以研究,及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确保有关政策有效落实。三是下好补偏救弊的“硬功夫”。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发挥好“哨兵”“探头”“参谋”作用,利用就地就近优势,向上反映基层实情,特别是制约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落实的难点、堵点,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提高属地财会监督的辐射力度和工作成效。 

来源:财政部宁波监管局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怡伽]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