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文化惠民阵地 广东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成效显著
导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均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近年来,广东积极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模式,着力巩固拓展文化惠民阵地,建设打造以“粤书吧”“粤文坊”为代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人文品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超过3500家,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均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近年来,广东积极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模式,着力巩固拓展文化惠民阵地,建设打造以“粤书吧”“粤文坊”为代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人文品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超过3500家,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彩。
试点先行,强化公共文化建设政策保障。编制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指引,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465万元,指导各地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景区酒店、旅游交通集散地(机场、客运站)等场所,以嵌入方式设立当地图书馆分馆(服务点)等方式,建设标识统一、运营机制多样、服务业态新颖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广州、中山等市分别出台指导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制度,为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内外兼修,塑造公共文化微地标。在为人民群众创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的同时,注重促进在地文化传承保护,以“高颜值+新服务”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新空间IP和城市文化名片。评选出“柏园粤书吧”等20个全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品牌引领,优化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布局。按照“一吧一特色”“一市一品牌”原则,打造了“粤书吧”、中山“香山书房”、佛山“读书驿站”、深圳“简阅书吧”、河源“槎城书吧”、韶关“风度书房”、江门“陈垣书屋”、茂名“好心书吧”等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品牌,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多元活动不断延伸阅读、艺术服务触角。因地制宜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新空间类型和功能布局,与传统场馆形成互联互通和纵横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品牌场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
社会共建,激发公共文化发展新动能。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机制,引导支持近500家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文化新空间,撬动社会投资超3500万元,实现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多业态融合,有效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广州市推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资助项目,东莞市举办“品质文化”创投大赛,对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和公益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服务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
媒体联动,引领公共文化休闲新模式。联合77家企事业单位成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媒体联盟,聚合宣传热度和流量,与抖音等新媒体联动带火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吸引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这一文旅休闲新去处、新模式。上线“粤书吧&粤文坊”抖音号,推出短视频43个,获得8.9万点赞,吸粉超5万。发起“粤游有书香”短视频征集活动,总播放量超300万。
接下来,广东将多措并举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致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以“一刻钟文化圈”为目标,完善空间发展规划布局;以数字化社会化为抓手,推动创新文化业态发展;以建立资源与服务供给机制为重点,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以新媒体矩阵为抓手,提高公共文化新空间知晓度和影响力。
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