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魔方:创新药的"护城河"
导言:由于研发风险高、回报周期漫长等因素,"九死一生"是新药研发常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行情低迷期,创新药成为部分投资者"不敢轻易挑战"的赛道。
近期,医药魔方发布了以下报道:
由于研发风险高、回报周期漫长等因素,"九死一生"是新药研发常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行情低迷期,创新药成为部分投资者"不敢轻易挑战"的赛道。开发创新药,不仅需要极高认知,还需要足够的冒险精神。根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企业协会(PhRMA)统计,一款first in class新药从立项到最终上市,大概需要10~15年;如果倒推至靶点发现伊始,则需数十载的努力方可将无数paper转化成一款drug。
换句话说,first in class新药从发现到认知再到确认的螺旋式上升"接力赛",背后不仅需要耗费海量资金、技术支持,也凝结了全社会顶级智库的毕生心血。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稍出纰漏,皆有可能使得前述努力付诸东流。
为调动全社会投资、开发创新药积极性,"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体现形式,在保护创新药开发的同时成为了激励创新的手段之一,为企业研发新药筑起一道重要的"护城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自2001年起将每年4月26日作为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促进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并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今年中国知识产权宣传主题是"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注入活力
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史源远流长。以专利为例,其最早萌芽地不详,有专家认为起源于英国,也有认为起源于雅典娜,还有认为起源于中国。不过,第一部专利法由威尼斯共和国捷足先登。
威尼斯共和国在1474年颁布了世界第一部专利法《发明人法》,规定凡是获得专利保护的技术可以在10年内享受排他性保护。这一法案的颁布吸引了大量周边国家的工匠,极大地促进了威尼斯工商业的繁荣。
在往后几百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了逐步健全和完善。
随着国内新药出海浪潮和进口药物本地化的"双向奔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也逐步迈入国际化发展水平,为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注入新动力。站在企业视角,运用知识产权既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发明创造和商业秘密;又能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人类智力劳动成果创造所得的专有权利,其主要类型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其中最为医药同仁所熟悉的即"专利权",它一般指的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以药品专利为例,可细分为化合物、前药、晶体、盐、溶剂合物、异构体、中间体、制剂、给药装置等产品专利;药品适应证用途专利;以及生产工艺、活性检测或筛选等方法专利。这些专利在不同阶段从不同侧面对药品创新给予保护,在激励药品研发各阶段持续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的专利保护和科技创新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很早之前就有数据显示: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一项专利申请,与世界领先水平不相上下,为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注入的活力不可小觑。
研发助力
正如企业发展离不开对核心员工的多重激励,技术发展也依托于鼓励创新的顶层设计。以创新药研发为例。一款first in class 新药的成功,离不开健全的专利保护体系提供的强有力保护和激励。
试想倘若没有我国高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叠加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境内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开展真正的创新性研究、境外研发的新药是否愿意第一时间到中国上市或许都还是未知数。
具体到顶层设计层面:中国的专利制度从1984年开始建立,至今经过了四次专利法修改。2020年新修订的《专利法》于次年6月1日正式施行,并且首次提出"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给新药研发带来重大利好。
《专利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5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14年。
由于新药研发周期一般较长,且需要严格的审评审批,药品专利有效期往往存在被缩减的现象,对原创产品来说可能是巨大研发费用无法收回;与此同时,受医保控费等多重因素影响,创新药需要上市多年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假设药品一上市就面临专利到期挑战及定价挑战,专利赋予权利人的独占权显然就难以覆盖研发成本。企业在投入巨量财力人力后,无法从市场上获得盈利,必将极大地挫伤研发的积极性。
"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的诞生,不仅使得专利权人获得合理回报,还可激励更多资本用于新药研发,进而让行业朝着正反馈方向有序发展。并且,在当前专利制度国际化环境下,延长专利权期限也有利于吸引海外药企在我国积极申请和运用新靶点、新技术,进而吸引创新产品在中国的申报上市。
除了在国家战略层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国内像海南博鳌、粤港澳大湾区(the Greater Bay Area,GBA)先行先试政策先后落地,比如海南省早在2021年就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专利技术通过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GBA地区正在培育布局医药创新高价值专利,为first in class新药的后续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治疗升级
"为患者延展生命长度、提高生存质量"可以说是每位医药研发人员的毕生追求。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显然离不开创新的想法和实践共同助力。而创新,亦是依托于专利的"保驾护航"。比如前述的先行先试地区为创新营造的特许政策、专利保护制度等相关"绿色通道",让国人不用出境就可以和国外同步使用最前沿的抗癌药物。
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以及新药同步固然令人欣喜,但实际上人群更广大的慢性疾病也非常需要更多创新治疗方案。以高血脂为例,众所周知PCSK9是继他汀类药物之后公认的最有效的明星降脂靶点。
PCSK9全球专利申请概况
靶向PCSK9的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阻止PCSK9与LDL-R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模拟肽(多肽抑制剂)、模拟抗体蛋白药;另一类是抑制PCSK9分子的表达或干扰PCSK9分泌的药物,如小分子干扰RNA、反义寡核苷酸、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等。
截止到目前,全球共上市了3款PCSK9药物,其中有2款是单克隆抗体药物,1款是小干扰RNA药物。由诺华研发的小干扰RNA药物inclisiran只需每6个月注射1次,一年注射2次,有助于长久平稳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50%以上。
美国科学家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也因发现RNA干扰现象在2006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inclisiran不仅在欧盟、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获批;借助博鳌及GBA地区的"先行先试",inclisiran已落地先行区多家医疗机构,提前惠及超千位中国高脂血症患者。
全球首创用于降胆固醇的小干扰RNA药物inclisiran的诞生,不仅是"核酸药物"对"单抗药物"的降维打击,也是血脂管理模式的治疗升级。对于血脂异常且需要通过药物终生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中国患者而言,inclisiran有望简化现有血脂管理模式,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正是中国专利环境的向好,使得inclisiran等众多创新药在国内提前落地,并促使一些境外在研新药将中国纳入全球同步的版图。随着先行区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公布,或将刺激更多first in class新药去挑战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并带来现有疾病管理与治疗范式的升级。
结语
一款新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销售,最后惠及普通老百姓其实是较为漫长的价值创造过程。对于药企而言,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它既是创新药的"护城河",也是助力治疗升级的武器。在现行专利制度下,企业如何从更高的视角,去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宽范围的药物专利网,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