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筑牢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地灾防治能力
导言:在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1:50000和市级1:10000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逐一复核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清隐患底数,查清孕灾地质条件,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全市地质灾害高、中、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0.085%、16.512%和83.403%,建立健全隐患风险数据库,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基础依据。
筑牢调查评价体系。在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1:50000和市级1:10000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逐一复核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清隐患底数,查清孕灾地质条件,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全市地质灾害高、中、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0.085%、16.512%和83.403%,建立健全隐患风险数据库,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基础依据。
筑牢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建立科技防灾系统。在全市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267台普适性预警监测设备,13台远程视频实施监控设备。二是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动态更新群测群防专职监测队伍,全市321处地灾隐患点落实监测人员363人。三是建立会商调度机制。积极与广安市气象局、水务局、应急局等会商研判,开展视频调度和电话调度。四是建立预警和响应闭环管理机制。实行“点对点”发布和调度,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基层一线,第一时间“叫应”防灾责任人、村组干部、监测员,“喊醒”全部受威胁群众,形成预警和响应闭环管理。
筑牢综合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建立综合治理体系。进入省级入库整治项目60余个,已完成6个县域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完成3个县城综合整治,完成场镇综合整治地灾隐患点12个,完成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项目155个,完成39处隐患点受威胁农户避险搬迁,涉及农户786户。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64处,减少受威胁群众22756人。初步统计,三年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2亿元,其中地方投入0.36亿元。
筑牢应急防治体系。一是建立宣传培训机制。会同团市委开展“青春志愿·守护生命”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园进行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讲,联合电视台利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片。同时加强一线防灾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的业务培训。二是建立隐患点排查机制。全市组建7支专业排查队伍,出动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同时发动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多次全覆盖排查,每次排查后统一建立排查台账。三是建立刚性避让机制。动态更新地灾蓝色及以上预警隐患点受威胁群众避让调查登记册,现有蓝色预警避让人员791户3710人,黄色及以上预警避让人员829户3780人。四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联合市委目标绩效办、市纪委、市水务局等单位采取“分散+集中” “明察+暗访” “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基层督导,以“两书一函”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基层防灾单元、业主单位落实整改闭环。
来源: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