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体系 搭平台 创机制 银光集团全方位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导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切实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议精神为指引,借助信息化手段, 推进“数字化”赋能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紧贴企业实际、符合自身需求的设备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不仅成为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成为企业加速构建“黑灯工厂”的底气和筹码。
从设备“从生到老”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立到关重设备在线监测及智能诊断的应用,从设备基础数据自动采集到六大类设备统型目录的编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切实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议精神为指引,借助信息化手段, 推进“数字化”赋能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紧贴企业实际、符合自身需求的设备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不仅成为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成为企业加速构建“黑灯工厂”的底气和筹码。
建立一个体系,向管理要效益
银光集团通过试点、推广,对设备管理流程逐项分析,将生产线各工序的设备、仪表、阀门等作为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体,建设设备“从生到老”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形成了涵盖设计选型—采购监造—验收安装—建账建档—运行保养—维修维护—优化改造—更新淘汰9个管控环节、33个管控要素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管控要素图,并按照红、橙、黄、蓝四色划分管理风险等级。
建立科学的设备使用寿命评估机制,为每台设备制定使用寿命年限,加快老旧设备淘汰、更新步伐,重新制定下发《设备监造管理办法及标准》《设备验收管理办法及标准》《老旧设备管理办法及寿命评估标准》《设备统型管理办法》等19项管理办法及标准,通过制度先行、厘清责任,形成设备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相互支撑补充的分级管控、逐级负责的四级设备管理体系,累计编制、修订设备检维修作业指导书1549台(套),设备网格化管理覆盖率100%。通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2022年,银光集团全年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7%,减少设备检维修费用200万元。
同步建立设备统型管理模式,制定泵类、电气、仪表等6大类设备统型目录及品牌黑名单,筛选出373家优选制造商,打通设备采购、设备管理、设备维修之间的数据共享,规范设备准入管理,从源头提升设备质量,逐步实现备品配件的通用性。2022年,通过设备采购环节的优质拓源,打破设备供应商技术壁垒,某新建项目设备采购预算节约30%-40%成本。
搭建一个平台,让数据赋能
“以智能化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大数据应用是关键。我们依托企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引入设备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技术,将设备管理纳入智能化管控轨道。”银光集团机动能源部副部长王见溯介绍说。
目前,银光集团已完成148台关重设备的系统建立,在重点项目生产线安装在线监测自诊断装置,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和联锁系统,自动采集振动、摆动、温度等原始数据和实时运行参数,实现远程一键启停、运行在线监测、寿命到期报警、备件不足预警、故障实时报警、保养到期前预警六大功能,将管理要求固化到信息系统中,生成全面、准确的可执行数据,做到信息可视化、生产数字化、数字价值化,为设备预检预修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企业为每台设备建立电子档案,不仅有设备电子图纸、技术规格等基础参数,还有维修记录、优化改造以及月度运行的动态参数,通过“一机一档”的持续建立,逐步完善形成所有设备的电子档案库,员工只需在后台录入设备相关保养和维修信息。
创建一套工作法,让操作更加标准化
围绕“保安全、保供应”工作主线,银光集团在设备管理中推行“望闻问听”的标准化现场作业法,通过观其色、听其声、辩环境、问症状,现场“诊断”设备异常问题。员工利用点巡检设备,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缺陷和故障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岗位员工在日常应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的过程中,通过手机端发起、审批、记录各类设备维护记录、点检润滑、检修作业审批等,形成故障有措施、反馈有回应、工作有计划、结果有跟踪、问题有总结的管理共识。
在此过程中,作业标准在持续地执行、反馈、修订中得到完善,作业行为在标准化操作中得到规范,工作职责和质量也在可溯性管控中得到提升,为企业生产线安全连续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