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农业专家谭正平︱2023乡村振兴的五大展望
2022/12/30 14:37:24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23年,是重庆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宏伟蓝图的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资深农业专家谭正平深度研究和一线实践“渝粤农业”融合发展,借他山之石,提出2023农业强市的十大展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岁末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3年,是重庆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宏伟蓝图的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资深农业专家谭正平深度研究和一线实践“渝粤农业”融合发展,借他山之石,提出2023农业强市的十大展望。
展望一:高山冷水米,成为市场宠儿,带动偏远山村增收
对标知名的东北大米,重庆高山冷水米因其生产周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稻谷养分积累,加上无污染的空气环境,甘冽的山泉水,营养丰富、温润柔香、晶莹剔透、黏度适中、口感极佳、品质优良,正在成为本土中高端家庭消费的新宠。
据统计,全市海拔600米以上水稻田面积超过300万亩,沿袭着冬季冷水泡田,仲春耕田播种,晚秋收获脱粒,全程自然生长的方式生产,保证了稻米的天然优良品质。在市农委的重视和区县政府的培育下,“黔江农掌柜高山冷水米”“酉阳花田米”“开州九龙山米”“綦江横山米”“巫山庙宇龙骨坡米”等,逐渐走进市民的视野和餐桌。据了解,农民稻谷售价超过2元一斤,大米售价超过5元一斤,高出低山平坝地区价格30%以上。
展望二:陆基生态循环水养鱼,品优高产,填补市场空白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战略以来,重庆水产价格大幅上涨,来自市内多个水产市场信息显示,上周以来,草鱼价格从之前的每公斤22.6元涨至23.6元,而鲢鱼则由28.60元/公斤涨至31.60元/公斤,涨幅达到9.49%。尤其是,深受重庆市民喜爱的黄鼓头、桂花鱼、鲈鱼、鲢鲅头等,货源奇缺,节假日更是一货难求。
近两年,水产界非常火爆的话题莫过于循环水养殖,和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具有单产高、耗能低、污染小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认可,由于其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也倍受各界政府领导关注。陆基生态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一是高效能,设备里高密度养殖,占地面积少,单位产量高。二是高料比,在设备里高密度养殖,可集中投喂,精准控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可减少全池洒料产生的浪费。三是模块化,建设周期短,移动性强,安装简单,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四是污染少,本系统配备养殖废水沉淀系统,可将养殖废水进行多级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后排入池塘进行净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残饵、粪便可集中收集并无害处理,养殖自身污染极小。五是生态稳定,利用大面积池塘作为缓冲和水处理系统,生态修复能力强大,池塘积淤少,清淤费用少,池塘使用年限延长。六是耗能低,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推水养殖的耗能仅为池塘养殖的1/3。七是易操作,收获简单,由于陆基推水养殖占地小,区域集中并在箱侧面设置大口径的鱼货收集口,收获操作简单,用工量少并且对养殖产品的损失也大大降低,有利于活体运输和保持质量。八是抗灾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陆基养殖可以有效地抵御台风、洪水、高温和寒潮。九是病害可控,由于推水养殖换水量大、水质好,因此病害发生的机率相对大大减少;容易观察,提前做好病害防控;另外养殖区域集中,使用许多药物进行病害防治的用药量也大大减少。十是环保化,陆基养殖设计合理,鱼池材料可循环利用,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
展望三:生态肉牛,产销两旺,可加快发展
牛肉含有人体全部必须氨基酸,味道鲜美,脂肪含量很低,且富含肌氨酸、维生素B6、肉毒碱和低脂的亚油酸,很适合健身人群、肥胖人群、女性人群等。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牛肉消费成为更多人的日常选择是趋势所在。
据统计,每年我国牛肉存在约300万吨供需缺口,约占总需求的35%。尤其是非洲猪瘟导致猪价大涨,牛肉替代效应明显,需求随之高涨;从供应端看,我国牛肉供应量增长缓慢,2015-2021年间复合增长率仅1.71%,明显落后于需求增长速度,致使供需缺口不断放大。截至2022年10月,除进口外,国内牛肉供需缺口已达298万吨,同比增加7.74%。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4.19kg/人/年,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则高达26.20kg/人/年,是我国近6倍。
“十四五”以来,重庆市相继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庆市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工作方案》《重庆市牛羊肉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重庆市畜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2022年4月,市农业农村委专题开展肉牛产业招商对接和专项调研,大力支持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展望四:加快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自2021年以来,餐饮行业最大的风口莫过于预制菜,政策端推动、资本端青睐、产业端热捧、消费端逐步接受,中国的预制菜产业已经进入了产销两旺的节点。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预制菜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3500亿元,以每年20%的增速发展,未来3-5年,这一赛道有望突破万亿,其中B端占据80%的市场份额,C端占据20%市场份额。
在全国预制菜领军企业50强中,上市公司占比达到38%,共有19家上市企业上榜,85%的企业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有成熟的自建工厂和预制菜品牌,也有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且产品品类丰富,研发和生产能力强,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综合实力强大。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整个产业链条涵盖种/养植、采购、仓储、生产、配销、库存、营业、供应链等几大模块,整个链条相对较长。借鉴广东经验,广东省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由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省财政)、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粤民投)联合组建,围绕预制菜生产、仓储、流通、消费以及装备生产等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切实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是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未来将通过子基金放大到100亿元以上规模。将“中央厨房+智能烹饪设备+预制菜”作为预制菜产业化发展的“标配”,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中央厨房,将食材提前切配、制作,既能在定制化生产又能保证食品安全性,也能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研发多样化菜品口味,形成从原始食材到预制菜品工业化量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展望五:驻村第一书记,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桥梁和希望
据统计,重庆市财政2022年安排乡村振兴驻乡驻村干部工作经费预算1222万元,支持130名驻乡干部、481名驻村干部,真金白银引智,助力乡村振兴。接任、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规定驻村时间不少于两年,驻村期间将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所驻村,确保全身心专职驻村帮扶。严格落实下村签到、工作纪实、在岗抽查等制度,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每个月2/3以上时间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
一年来,有超过30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谭正平就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机制模式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谭正平耐心细致的进行讲解,将外面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不断的传导给驻村第一书记。由于大部分驻村第一书记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对接受新事物、新思路和新的市场环境的速度非常快,加上自身素质高、责任心强,很多好的产业技术成果迅速转化。因此,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接下来需要重点研究和推动的事情。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