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广东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null鍝佺墝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民生焦点

首页 > 民生焦点 > 详细内容

高质量发展看栖霞 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2022/12/15 17:39:4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22年,南京市栖霞区立足大城市近郊乡村区位优势,紧扣乡村振兴五大核心内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新的机制路径,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2年,南京市栖霞区立足大城市近郊乡村区位优势,紧扣乡村振兴五大核心内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新的机制路径,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端稳粮食生产“金饭碗”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讲政治高度抓好粮食安全生产,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1万亩、产量2.62万吨,同比增长5.5%和3%。其中水稻种植2.2万亩,全部为口感更好的晚熟粳稻。紧抓晴好天气,全力开展秋种工作,目前3.17万亩小麦播种、0.25万亩油菜移栽已全部结束,主推扬麦25、秦优10号等优质品种。各类种粮补贴和惠农政策全部发放、落实到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2800亩未利用耕地整治复耕。

  全力保供“菜篮子”“肉盘子”,全年完成蔬菜播种8.1万亩、产量10.5万吨,地产生猪出栏4万余头。

  鼓起产业发展“钱袋子”

  以解决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困难为出发点,创新区级部门联动例会制、特事特办制、项目建设评估制等,协调推动全区15个、143亩三产融合用地项目入库。聚焦产业融合、乡村建设、科技创新等涉农重点领域,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10个涉农重大项目、4个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等建设任务,推动5个、1.35亿元农业项目签约落地。

  依托芦蒿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内率先育种组培芦蒿脱毒苗,全年完成芦蒿组培苗12万株,迭代扩繁400多万株,预计春节前陆续上市,年产量约32万斤,年销售额约80万元。88亩“百合岛”、130亩菊花示范基地投产达效,初步实现花卉销售、种球预订等经济效益。八卦洲园区和缘派蔬菜合作社培育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种”。中桥村“一棵葡萄、一个梦想”庭院种植扶贫项目已形成育苗、管理、销售全链条产业,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运行模式,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2022年参与农户户均增收约4700元。

  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优化八卦洲小江河文旅风光示范带、陌上花渡灯光节、桦墅村、外婆湾“疗休养+精品民宿”、龙潭“水一方”等沉浸式乡村体验农旅项目,策划八卦洲百合科技文化旅游节、龙潭荷花节、“桦墅杯”星钓大赛等节庆赛事活动,推动亲子研学、农业科普、消暑夜游等业态融合,串联区域特色资源,打造赏乡村风貌、做农家乐事、尝农家美食、住精品民宿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农旅产业影响力。全年乡村旅游接待量超30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3.3亿元。

  绘就宜居乡村“好风景”

  在全市率先响应,试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长效自主管护,组建由村股份合作社社员参与的专职化自主管护队伍,针对公共区域、环境死角开展集中整治;组建“党员+”共建联盟,让农村党员、志愿者“红马甲”齐上阵,组织农户和家庭参与整治美化家居环境;拓展优美环境功能边界,串联零散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以来,全区21个行政村实施自主管护成本较市场化管护运行成本大幅度下降。因地制宜打造14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积极推进八卦洲和3个行政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街村创建工作,推动实现农村环境由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美丽宜居转变。

  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厚植乡村生态优势。区、街、村(社区)林长全年开展巡林1000余人次。全年完成绿化造林面积2557亩、湿地修复430亩,林木覆盖率达31.98%,全区连续19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当年森林、湿地总量保持稳定向上,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效益更加显现。

  下一步,栖霞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乡村特色,找对发展路子,选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发挥地域优势,全面整合乡村资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交流融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来源:南京市栖霞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乔姗]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