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广东null鍝佺墝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利富塑电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宁圣国际完成对青岛赛朗的收购,助力开展国际金属矿石供应链业务

2022/8/18 10:04:03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宁圣国际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宁圣国际"或"公司")(NASDAQ: NISN),是一家集科技、产业和金融于一体的创新性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今日宣布其以500万元人民币(约74.15万美元)完成对从事金属矿石国内外贸易业务的青岛赛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青岛赛朗")的收购。

  宁圣国际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宁圣国际"或"公司")(NASDAQ: NISN),是一家集科技、产业和金融于一体的创新性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今日宣布其以500万元人民币(约74.15万美元)完成对从事金属矿石国内外贸易业务的青岛赛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青岛赛朗")的收购。收购完成后,本公司通过子公司宁圣海洋(青岛)供应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青岛赛朗100%的股权。该交易全部以现金支付。

  青岛赛朗成立于2013年11月29日,依托近10年的行业经验及专业的团队队伍,在世界上主要有色金属矿石(银矿、锌精矿、铅精矿等)产地 -- 东南亚与南美地区有着近十年的行业深耕,其规模可观的专业团队在菲律宾与委内瑞拉等国家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022年7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50强及海外资产20强名单》。这是有色协会首次对有色金属企业海外资产进行排序并按照国际惯例计算其国际化指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指出,20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72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下半年,有色金属工业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的势头。

  虽然有色金属矿的贸易行业整体受限于经济上的周期性波动,以及青岛赛朗本身遇到了因"新冠疫情"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瓶颈,但是有色金属矿作为现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合金原材料,其市场规模与未来潜在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皆是不可估量的。

  对于有色金属行业及业内企业而言,实现数字化和工业智能制造是有色金属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依托于宁圣国际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团队以及成熟的供应链业务落地经验,青岛赛朗也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提高金属矿石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此番"金诚合作"将使双方都共上台阶。

  "青岛赛朗拥有着广泛的金属矿石供应链网络资源,"宁圣国际首席执行官黄筱赟表示,"此次合并为我们提供了进入金属矿石行业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国际供应链业务的开展。我们期待着与青岛赛朗共同创新,并扩大公司优质国际供应链体系到多种行业领域。"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下,宁圣国际凭借资金资本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人才技术优势、产业链全覆盖优势,不断研发创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化解低端过剩产能、优化产能结构。

  有色金属矿产业宏大的行业前景以及有色金属矿产品本身的"金融属性",将给宁圣国际带来不可估计的增长收益与优势资源。

  此次收购青岛赛朗,是宁圣国际扩大供应链业务版图,提升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通金属矿石供应链全产业链条,解决各环节发展痛点,改善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当前所处的发展局势,进而走上国产高端产品自主替代的自强之路。

  关于前瞻性声明的注意事项

  本新闻稿包含宁圣对其未来期望、计划和前景的看法,这些都构成了1933 年证券法(经修改)第 27A 条和 1934 年证券交易法(经修改)第 21E 条的含义,以及1995 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定义下的前瞻性声明。由于各种因素,实际结果可能与历史结果或这些前瞻性声明所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与筹集额外资金的能力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维持和发展其业务的能力,经营成果的可变性,维持和提升品牌的能力,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引进,公司收购,被收购公司的技术和资产与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成功整合,营销和其他业务发展举措,行业竞争,一般政府法规,经济条件,对关键人员的依赖性,吸引、雇用和留住具备满足客户要求所需技术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的能力,以及保护其知识产权的能力。宁圣鼓励您在宁圣的登记声明和其他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审查可能影响其未来结果的其他因素。宁圣不承担因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更新或修订其前瞻性声明的义务。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