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广东null鍝佺墝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利富塑电
金煌装饰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WeWork中国6周年,助力企业创造澎湃商业动力

2022/7/29 15:41:3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2022年7月,WeWork中国迎来6周年庆,同步发布了新版的品牌介绍。2016年7月,WeWork中国首个社区在上海开幕。

  2022年7月,WeWork中国迎来6周年庆,同步发布了新版的品牌介绍。2016年7月,WeWork中国首个社区在上海开幕。截止到目前,WeWork已在中国12个城市建立了近100家社区,吸引了超过7000家企业客户,拥有超过8万名会员。六年来,WeWork中国始终坚持本土化发展战略,助力会员企业创新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式,探索办公的无限可能。同时,从Classic WeWork到励帷,从Powered by We到Pass随心座,WeWork中国不断思考如何让灵活办公解决方案覆盖更多的企业及个人,并确立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即致力于用灵活适配(Flexibility)、活力社区(Community)和人文关怀(Wellbeing)为每一个会员企业带来澎湃的商业动力(Productivity)。  

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

  灵活适配 Flexibility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需求,WeWork提供全方位、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空间产品及服务,不论是自由职业者、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型企业还是成熟型企业,都可按需灵活搭配产品和服务组合。六年间,WeWork的经典空间产品-Classic WeWork已布局近100座城市,所占空间面积达700,000+平方米。高品质商务空间产品励帷已于今年全新亮相,将更好地服务注重独立品牌形象的中大型企业。今年年初WeWork推出的Pass随心座产品,已为2,000多位创造者提供就近办公的可能。上门定制服务(Powered by We)服务面积达200,000+平方米。非会员企业走入WeWork空间使用会议室及活动场地的次数超2,500场。同时,WeWork还为优质品牌提供品牌推广服务,覆盖社区1,000+次。  

传统办公与共享办公

  传统办公与共享办公

  活力社区 Community

  社区生态是WeWork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WeWork不断梳理社区服务,为会员创造如家一般舒适的社区体验。同时,WeWork在每个社区都配有专属的社区团队,从社区服务到丰富的社区活动,创造了从空间到联结的可能性。截止到目前, WeWork空间打卡进入已超60,000,000次,会议室使用时长达80,000,000+小时,为会员举办超过58,000场活动,会员权益累计商家150家,覆盖餐饮美食、文化艺术、健康运动、生活娱乐、商旅出行等。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人文关怀 Wellbeing

  WeWork关注每一位会员的身心健康,用多元的人文关怀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与幸福感。在WeWork空间内,自然光覆盖的工位高达89%,同时提供多场景的功能模块和丰富多彩的配套设施,如升降桌、休息区、健身房、母婴室等。6年来,WeWork举办了10000+场与健康相关的活动。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WeWork快速响应,积极部署,为会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另外,WeWork还开通了"We星球"商城,为会员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商业动力 Productivity

  通过灵活适配、活力社区和人文关怀,WeWork为企业立体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办公解决方案,帮助会员企业和业主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价值,按下效率的加速键。目前WeWork中国的7000多家企业客户中,25%为世界500强企业。WeWork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设计了多元的空间模块,让会员可以在专注、协作、休息、社交与娱乐之间灵活切换。通过IoT技术的应用、建筑信息管理(BIM)以及强大的IT服务支持,WeWork持续了解会员对于空间使用的需求,更好地改善产品体验,加强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可选择的定制化升级或改造服务满足不同会员企业的个性化业务需求,实现所有企业皆可轻资产入驻、一站式对接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创新型的合作模式和出色的招商能力,WeWork也为业主提供了更高效的一站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提升资产品牌力,降低商业风险。  

带动商业发展

  带动商业发展

  展望未来,WeWork将继续以灵活适配、活力社区、人文关怀为手段,助力企业创造澎湃商业动力。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