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品牌行业互联网广东null鍝佺墝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利富塑电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同方智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打造“双碳”愿景下数智化蓄力池

2022/2/28 11:23:41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成为以顶层设计成体系地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保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成为以顶层设计成体系地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保障。

  时隔不久的2月22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在京举办智慧能源集团及碳中和创新研究院的揭牌成立仪式,标志着同方股份在“十四五”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向着全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综合智慧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  

图 | 成立揭牌仪式

  图 | 成立揭牌仪式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开放、多元、互动、高效的能源供给和服务平台,综合智慧能源已经成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

  同方智慧能源集团和同方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将秉承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和科技服务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主线,聚焦综合智慧能源的创新研发与规划设计、装备制造与设备总成、能源投资运营、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四大方向,通过大力开展低碳零碳能源科技创新攻关、跨界融合,着力破解行业痛点,努力推动节能降碳,助力“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产业智慧绿色转型发展。

  同方股份在集中供热、热泵采暖和节能等领域已有30多年的技术和行业积累。其中,聚焦余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出了国内超大体量的吸收式热泵,实现近零能耗开发余热资源用于城市供热。同时还与清华大学、热力企业合作,突破了长距离供热、大温差供热、多能互补等技术难题。目前,同方股份服务的供热面积已覆盖北方城镇供热区域超过20亿平方米,助力热力行业每年节约标煤1000万吨以上。

  针对集中供热无法覆盖区域,同方股份还积极推动分布式热泵采暖技术,-30摄氏度仍可稳定供暖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首次规模化应用于北京司马台新村,此举将热泵采暖应用范围向北拓展了1000公里,成为国家启动“煤改清洁能源”战略的样板。

  “同方不仅将巩固和提升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数智化运营方面的核心能力和既有优势,为建筑、工业、交通、北方供热、数据中心等城市主要用能场景提供绿色低碳能源结构下的智能、节能和能源利用一站式解决方案,更将发挥产学研创新优势,结合智慧风光电、氢能、多元储能、柔性直流用电等新兴技术,面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方向,着力探索统筹供电、供热、供冷、供水、供气、供蒸汽,构建城市柔性能源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并从中发掘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中核集团总经济师、同方股份董事长黄敏刚对此充满信心。

  核能是我国能源和电力统筹发展的战略性保障,也是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黄敏刚介绍说,已是中核集团产业序列的同方股份,正把握双碳目标下核能、新能源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中核集团“小核心、大协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下,集中优势资源,锻强能源消费产业链,提升核能与新能源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多能互补和高效利用服务能源就地消纳,助力中核集团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由清洁电力供应向数字化运营和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延伸。

  2021年8月,同方股份参与推进“中核燕龙”核能供热应用示范项目。下一步,将着重挖掘核电余热资源,结合长距离输送、跨季节蓄热、跨时空连接余热资源与城市热负荷,以及绿电供热、低温泳池堆供热、虚拟电厂、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加强对新能源产业与核电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  

图 | 签约仪式

  图 | 签约仪式

  揭牌仪式后,同方智慧能源集团还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海峡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了现场签约。

  黄敏刚表示,同方股份将与更多业界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节能降耗、智慧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金融等方向上强化合作,携手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构建共生共赢的新型综合智慧能源生态圈,共同探索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广阔“蓝海”,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