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品牌互联网null广东鍝佺墝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利富塑电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行业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制造行业 > 详细内容

鱼跃医疗获全国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2022/1/10 9:06:56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近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市监局联合发布全国“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名单,鱼跃医疗获“高端医用整料设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医疗器械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智造试点企业。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市监局联合发布全国“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名单,鱼跃医疗获“高端医用整料设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医疗器械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智造试点企业。  

鱼跃医疗获全国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鱼跃医疗获全国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根据评定,鱼跃在九类智造场景上有突出优势:用户直连制造、采购策略优化、智能仓储、物流实时监测与优化、离散型工艺数字化设计、生产计划优化、先进过程控制、智能在线检测、在线运营监测与故障诊断,展现出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自主研发突破传统制造瓶颈

  传统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相互独立,为了突破瓶颈,鱼跃自主研发了产品数字化追溯系统及医电产品自动组装生产线。

  以电子血压计自动生产线为例,采用AOI光学检测技术,结合多关节机器人,运用灵活的调度算法,实现了电子血压计的自动化组装。

  目前,鱼跃已累计开发应用了4类148种核心装备,突破了4种装备、10类工业软件的短板,可实现多品种混线生产、故障自诊断、生产异常报警、在线数据采集等功能。

  数字管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医疗器械消费结构升级,鱼跃医疗全面打通了ERP、APS、MES、WMS、PLC等智能系统,产品的生产、物流、使用等全生命周期都可以进行数字化追溯。

  例如,当一位用户在互联网下单,订单经ERP转入APS系统排产,生产计划转入MES和PLC系统,并通过WMS系统完成发货,整个数据链路透明,真正实现了“用户直连制造”。

  更有意义的是,数据还会反馈至企业应用系统,持续优化产品及服务质量,为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服务创造更多可能。

  多品种智造系统降本增效

  作为医疗器械龙头企业,鱼跃产品覆盖十余个细分领域,如何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是制造升级的关键。

  因此,鱼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了“多场景、多型号、多规格”,以产品、部件、零件、工序等多级别管理,实现生产计划优化和先进过程控制。  

鱼跃智能化车间产线

  鱼跃智能化车间产线

  智能仓储与物流系统提高人机协同

  鱼跃的大型智能立体仓库拥有54880个库位,配置货到人系统、AS/RS系统、交叉带分拣机系统、AGV系统、阁楼货架系统、输送系统等高端物流装备。

  以自动码垛机器人为例,每小时可码垛1200箱货物,有效突破了人工码垛的瓶颈,并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保障物流精准。  

鱼跃智能化仓储与物流系统

  鱼跃智能化仓储与物流系统

  此外,智能物流系统中还有自动化分拣系统、激光自动引导小车(AGV)完成分拣、周转、搬运等工作,实现了高效的人机协同。

  柔性智能生产快速扩产扩能

  疫情暴发之初,疫情防控产品需求急增,鱼跃医疗是首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承担了四大类、十二个品种、一百多个规格疫情防控物资的保产保供工作。

  为了倾力保障生产,鱼跃充分利用了柔性智能生产线扩产扩能。将雾化器等产线调整生产红外体温计、呼吸机等防疫物资,并组合使用自动化设备,保持满负荷运转,短时间内产能平均提高了8倍,订单处理量从每天几千提升了四万余倍,打破了传统工程设计和生产制造相互独立的瓶颈,有效提高了响应速度。

  智造人才引领产业新格局

  人才是保障创新的核心要素。为持续提升智造能力,鱼跃建立了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现了全职与柔性并行、本地与飞地兼顾、人才引进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已陆续引进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剑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博士等50余名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还注重对内部人员的培养与选拔工作,组建了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工作组,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

  智造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鱼跃智造为传统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蓝本,有利于重塑竞争力,快速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助力实现中国制造新突破。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24小时热点图片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