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四驱”动力强 乡村产业兴
2021/12/23 15:12:5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乡村产业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年初以来,吉林市通过实施产业富农、主体兴农、发展助农和品牌强农“四轮驱动”,使得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23万吨,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11.2亿袋;生猪饲养量343万头,同比增长8.4%;肉牛饲养量101万头,同比增长21%;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发展到433个,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发展到967个。
乡村产业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年初以来,吉林市通过实施产业富农、主体兴农、发展助农和品牌强农“四轮驱动”,使得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23万吨,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11.2亿袋;生猪饲养量343万头,同比增长8.4%;肉牛饲养量101万头,同比增长21%;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发展到433个,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发展到967个。
产业富农,构建农村产业发展新体系。科学构建乡村产业,重点发展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禽蛋、肉牛、果蔬、林蛙、黑木耳、中药材8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能、提升品质、提升效益。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工程,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4户。1月~9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18.73亿元,全年完成583亿元。其中,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6户,1月~9月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15.6亿元。2021年,新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户。
主体兴农,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主力军。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主攻重点,对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3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9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43家。今年,吉林市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升级版,既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又契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求,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今年,吉林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家庭农场数量稳步增长,打造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目前,吉林市家庭农场总数达到8513家,经营土地面积达到4.7万公顷。
发展助农,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累计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0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获得全国产业强镇示范项目5个,涌现出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丰满区江南乡孟家村等一批主导产业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专业村和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舒兰市朝阳镇新旭村等一大批产值超5000万元的专业村。舒兰市平安镇和蛟河市黄松甸镇被认定为2021年度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丰满区江南乡孟家村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吉林市还立足区位特点,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服务业”“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目前,全市市级以上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累计发展到124个。前三季度,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38万人次,营业收入8.5亿元,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5万人,带动1.3万户农民受益,带动就业20424人。全年预计接待游客数量超659万人次,营业收入预计年底达到16.3亿元。
品牌强农,筑牢乡村产业振兴硬基础。吉林市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大力推广优质稻米、稻田综合种养,推进肥药双减,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水产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构建农牧渔循环、种养加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整合提升舒兰大米、万昌大米、桦甸黄牛、蛟河黑木耳等品牌为引领,带动区域性公共品牌发展,引导专业村优势产品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提高乡土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今年“桦甸黄牛肉”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桦甸黄豆”“取柴河滑子蘑”等一批农产品也正在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来源: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