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提速提效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试点
导言:2018年12月,长兴县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成为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之一。近三年来,该县坚持改机制、育主体、搭平台、引资源、提指标和建生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全方位、全链条推动高新产业和科技企业发展。目前,六大工程进展顺利,23项指标基本完成。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2018年12月,长兴县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成为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之一。近三年来,该县坚持改机制、育主体、搭平台、引资源、提指标和建生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全方位、全链条推动高新产业和科技企业发展。目前,六大工程进展顺利,23项指标基本完成。今年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上求“实”,全面造浓科创氛围。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推动部门和乡镇(园区)齐抓共管。在县委、县政府层面,两位主要领导部署实施创新强县首位战略,不仅在全市率先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而且在县里许多重要会议上频繁地谈科技、论创新,直接指导出台“科技新政12条”及实施细则,科技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在调研重大项目和企业时安排科技局参与,采纳有关建议。县分管领导带队常态化进园区、跑企业,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在县人大、政协层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科技创新工作,通过议案、提案形式提出工作意见建议,特别是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出台以“九个全力支持”为内容的《决定》,在全市首设“人才科技日”;县政协组织举办民主监督活动、县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活动,推动县域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部门层面,全县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支持创新、投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全面创新、全域创新态势良好。在乡镇(园区)层面,实行工业、科技和人才分管领导“三合一”机制,把强创新作为抓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总的来说,该县部门联动创新、乡镇推动创新、企业主动创新、群众关心创新的生动格局正在加速构建,浓厚的科创氛围已经形成。
二、在企业主体、平台载体上求“强”,全面积蓄科创后劲。该县发挥科技新政的引领作用,扎实精准推进创新强工、科技强农工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今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5家(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培育“省高企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入库企业46家,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研发中心53家。协同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地图,联合上海科技交流中心和江苏宜兴、安徽广德科技部门,深入构建省际毗邻区域“一平台三中心”,共建共享“线上”互动交流平台。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拟引进郑州大学共建南太湖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组织举办浙江长兴—美国凯特琳大学新能源创新技术云上对接会等国内外科技交流活动7场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63个。支持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科研飞地”,推动润阳、王金非织造等企业到杭州、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力稳步增强,申报省级农业研发攻关计划2项、省级“双碳”领域专项3项、实施市级农业科技计划4项,遴选新一轮科技特派员30名入驻各乡镇。
三、在资源要素、生态环境上求“优”,全面提升科创成色。多项工作获得《中国农村科技》、浙江省科技厅《科技创新专报》、“创新浙江”公众号刊载和《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播报。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今年成功争取省、市两级“科技贷”改革试点,在探索开发“奖-投-贷”联动多跨应用场景方面先行先试,已于10月中旬试运行。全力推进研发投入,通过科技新政的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9月,全县有研发活动企业达到789家,占规上工业比重为91.0%,连续5个月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县申报研发费用29.4亿元,同比增长58.5%,预计列全市第一。全力服务外国人才,今年通过地毯式排摸和无缝对接,新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43张,有效期内工作许可证总数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力推进“双创”工作,基本建成孵化平台体系,现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不断提高科技项目质量,已认定科技型中小微项目71个;10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智能汽车专场,参加决赛的10个项目已有3个达成落地意向。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