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null三星品牌行业广东互联网鍝佺墝

更多
雷格设计
利富塑电
金煌装饰
御美养生美容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先正达集团中国“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会”召开

2021/10/18 11:46:0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土壤状况决定着整个农业产业以及人类食物链的安全。但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之自然侵蚀,曾经肥沃的土地正在面临不断退化的问题。改良土壤,保护耕地,势在必行。先正达集团中国“润田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为农业可持续赋能。

  土壤状况决定着整个农业产业以及人类食物链的安全。但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之自然侵蚀,曾经肥沃的土地正在面临不断退化的问题。改良土壤,保护耕地,势在必行。先正达集团中国“润田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为农业可持续赋能。

  由先正达集团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支持桓台县政府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举办了“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会”,本次演示会是“润田项目”重要推进环节之一。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徐振兴副站长、山东省农业厅卜祥联副厅长、桓台县委书记林恒、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姜业奎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企业事务主任许进分别致辞。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在活动现场进行了主题分享,100余名中化农业MAP合作农户也到场参会。  

黄淮海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

  黄淮海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姜业奎致辞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姜业奎致辞

  本次演示会活动分为“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现场演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成功案例分享”两个部分。

  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演示在中化MAP刚成立的山东桓台技术服务中心暨先正达集团中国第一个低碳示范农场进行。六家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机一字排开进行小麦播种作业演示。参会领导、专家、先正达集团中国食品价值链合作伙伴、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农机合作社和农户观看了演示。由于雨水多、土壤湿度大,还田秸秆潮湿且不易切割,但各个演示机型的现场作业均展示了良好的播种质量,得到了参会专家和代表的认可。  

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演示

  小麦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演示

  作为先正达集团中国的重要食品价值链合作伙伴,雀巢公司参会代表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对先正达集团中国和MAP率先采纳、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MAP未来上市的低碳小麦充满期待。

  前来参会的农户表示,保护性耕作减少了两次旋耕作业,节省作业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精简化操作,缩短了小麦播种的窗口,缓解了农忙季节的用工压力,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性价比高的机械设备为他们提供服务。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成功案例分享”环节,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卫健教授分享了《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及《黄淮海小麦保护性耕作丰产高效种植技术》主题报告,介绍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方式和关键技术。李洪文教授详细比较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机械设备和特点,并结合山东实际情况讲述冬小麦播种要点。张卫健研究员则对保护性耕作对于农田固碳减排作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教授

  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卫健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卫健教授

  先正达集团中国MAP与数字农业事业部王敏欣博士分享了润田项目以及MAP进行保护性耕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MAP在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成功案例。

  山东临清、河北任县分别介绍了他们在过去10年持续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此次活动是“秸秆还田促进土壤健康项目”(润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东北与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以及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模式的集成与创新,促进土壤健康和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缓解气候变化和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做出贡献。

  活动成功展示了保护性耕作的机械作业技术,分享了土壤健康、固碳减排的知识和理念,增进了与会代表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下一步,先正达集团中国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将“润田项目”和相关可持续农业技术加以推广、强化,为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