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出席发布会,介绍“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介绍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
肖亚庆: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就工业信息化事业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实力的增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重要成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体现在:体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体系完备,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竞争力增强,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二是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探底,刷新我国深空深海探测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创了我国自主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跨越。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列装,C919大型客机试飞,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小的来讲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都跻身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三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去年的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高到33.7%,2020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十分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
五是信息通信业实现新的跨越。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网络应用从消费向生产拓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简要介绍以上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谢谢。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肖部长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以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请问肖部长,如何看待工业和信息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职责使命?工信部有什么样的考虑和重要的部署?谢谢。
肖亚庆: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反复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一定要抓在我们手中”。这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工业信息化既是主力军、主阵地,又是排头兵。当前,我们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分行业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内这些规划将陆陆续续地出台。我们力争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实现综合实力迈入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行列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主要围绕“四个聚焦”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一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新型的产业创新生态。继续布局建设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高效联动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要深入实施产业技术再造工程,打牢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一些基础工作,力争使得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同时,还要统筹“补短板、锻长板”,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不断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二是聚焦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要提高制造业的水平,既要着力做大增量,注重在存量上的升级和改造,还要注重培育有良好成长性的产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深化产业链。通过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质量提升行动等,把产业整体素质提高上去,把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搞上去。还要落实碳中和、碳达峰部署,完成工业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加快培育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建设。同时,我们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要深入做工作。
三是要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世界经济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大趋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确实是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一方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培育发展网络化研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快5G网络部署,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这里包括网络安全,这也是一个大领域,将引导信息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聚焦深化改革,营造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将更好地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高水平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就回答这些,谢谢你的提问。
界面新闻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产业链供应链成为热搜词,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我们注意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请问工信部在这方面有哪些推进举措?
肖亚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当中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特别是人民生活必备物资的供应保障、价格稳定和防疫抗疫物资的全面提供保障,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完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请玉龙同志详细回答你的问题。
田玉龙:谢谢你的提问。刚才肖部长已经谈到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安全问题,我补充几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时候不掉链子,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在提升水平上,我们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主要从“点、线、面、系统”四个方向着力提升水平。
第一,从“点”上来看,主要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特别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这些重点领域关系到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有重大突破,布局一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刚才肖部长谈到加强“五个基础”的问题,这些基础都是产业链非常重要的支撑,也是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在“线”上,要增强重点行业包括重点产业领域的纵向韧性,也就是线的韧性。主要是把传统产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创新投入,包括数字化改造、绿色减排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由成本优势转向研发、设计、服务的综合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水平提升,把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坚实,包括工程机械、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同时,加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布局,用好产业规模优势,保持和增强在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领域的产业链竞争力,加快前瞻性布局,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进行新兴产业链布局,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引导地方、扶持地方,结合各自的特色和区域战略,使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三,在“面”上,推动以数字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这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方面,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数据驱动新模式,加快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这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同时,抓住绿色发展机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四,在“系统”上,我们重点是抓好生态建设,使各项政策形成链条,使技术、产业优势通过政策环境来保障,使得它进一步发力,在左右拓展、纵深推进、融合发展上,形成良好生态系统,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发展更加稳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合作,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利用是一个基本原则,加强产业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探索“双循环”发展模式,构筑一个互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分工合作体系,这对我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至关重要。
我就补充这些,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请问这其中,工信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工信部如何看待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续航里程、充电是否便捷等因素是否成为公众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肖亚庆:谢谢你的提问。新能源汽车确实是全球汽车领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率先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13年国务院批复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部署和具体工作。
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三个突破”:一是技术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左右。二是产品突破,刚才记者关心的续航里程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很多车达到500公里以上,虽然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但总里程提升幅度比较大。三是市场突破,连续六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上月底,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700万辆。今年1-8月份,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将近2倍,整个汽车销售有些压力,但是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总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期。刚才提到新能源的续航里程、充电是否便捷、安全水平、智能化控制等这些方面都是大家选择的重要考量,也是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督促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我们也希望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区域特点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在有不少的试点有新的突破,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以及自动或辅助驾驶功能。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更喜欢买,用起来也更放心。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5G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请问工信部,5G商用两年多来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效?下一步,工信部在推动5G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哪些安排?谢谢。
肖亚庆:5G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基站建设方面,我们已建成超过100万座基站,占世界的70%以上。5G终端用户突破4亿,是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下面请志国同志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赵志国:谢谢你的提问。5G正式商用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和产业各方积极推动我国5G发展,目前为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截至8月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103.7万个,过百万,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市级城市,还有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打造了上万个5G应用创新案例,尤其是在媒体、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形成了5G+4K/8K高清视频、5G+智慧医疗、5G+车联网、5G+远程教育等一批典型应用。应该说,在应用领域起到明显效果,特别是在“5G+工业互联网”,就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成为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现在涵盖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等22个重点行业,形成了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场景应用。5G产业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声明5G标准必要专利数、国产品牌5G系统设备出货量、芯片设计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5G手机产品加速渗透,今年1-8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到1.68亿部,同比增长80%。尤其是8月份,5G手机占比已经提升到74%。
下一步,我们要抓住以下重点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坚持适度超前,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向乡镇覆盖延伸。深化5G共建共享,推进异网漫游。通过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5G覆盖,尤其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高校、医院这些特殊场所加大重点覆盖,最终提升大家5G的服务体验。通过5G虚拟专网,混合虚拟专网等方式,在网络建设方面推进重点行业5G建设应用。
二是拓展应用场景。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典型应用场景,但还是要面向几个重点,面向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聚焦工业、交通、医疗、农业、文旅等多个重点行业,再培育一批5G融合应用的典型示范。通过“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激发应用创新活力,把一些好的应用场景、应用案例、应用实践遴选出来。通过现场工作会、遴选典型应用场景等创新工作方式,比如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典型实践,总结发展成果,加快成熟模型复制推广。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推进面向行业应用的5G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深化供需对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5G创新发展。同时,推动各地在场地场所、用电、人才等方面加大对5G支持,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能动性,促进基础电信行业、行业企业、设备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学会等产学研用各方广泛地参与进来,最终形成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谢谢大家。
香港中评社记者: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很快也很活跃,与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关系都非常密切,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都很关注。请问肖部长,工信部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举措考虑?谢谢。
肖亚庆:谢谢你的提问。正如你刚才谈到的,数字经济发展确实非常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基础,数字经济发展十分迅猛。这里有几组数据: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到8月底,5G终端连接数近4.2亿。在电子信息产业、信息通信业发展方面,到去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2.1万亿,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2万亿,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这些数字和2012年比,分别是2012年的1.72倍、3.27倍、1.26倍。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到6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29.1和24.9个百分点,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了50%。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必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
下一步,一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说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同时要提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创新能力,加强量子信息、先进计算、未来网络这些前沿技术布局。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一方面,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统筹布局绿色智能数据与计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兴产业,提升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竞争力,培育由企业主导的开源软件生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撑服务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对制造业来讲是重大机遇。我们将统筹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集成应用创新、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大中小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
四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数字化发展尤其需要适合其发展规律的良好生态,要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特征的监管规则,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的创新发展。正如我刚才提到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也是一个大的方面。同时,要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近年来工信部重点推进了网络扶贫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建设与应用。请问,工信部在网络扶贫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在继续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谢谢。
田玉龙: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工信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行业优势,以电信普遍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网络扶贫,应该说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信息网络的有力支撑。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主要是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这方面工信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这样有力支持电信企业加快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和保障,先后支持了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以及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这个效果非常明显,助力了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前,我们大概有5万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深度贫困地区行政村只有25%通宽带,如今各省的行政村、脱贫村的通光纤、通4G比例都达到了99%以上,基本是普遍服务。光纤平均下载率超过100M,和城市是“同网同速”,这个效果非常明显。
二是聚焦贫困群众,精准降费,有效降低贫困用户的上网门槛。在全国提速降费的基础上,2018年特别支持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了最大优惠折扣服务,超过1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降费优惠政策,700万户享受了5折优惠,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户获得感非常明显。
三是拓展网络应用,和农村农业生产结合,赋能生产生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鼓励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智慧农业深入发展,使贫困地区通过信息致富,着眼“两不愁 三保障”,联合教育部推动农村中小学百分百联网,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网上上课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我们推动了远程医疗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覆盖了所有脱贫县,有效巩固了基本医疗保障,提供了有力手段。这些工作对脱贫攻坚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们继续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扩大和推广,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现动态清零。刚才说99%以上,那么还有一部分,今年要实现没有通宽带行政村动态清零,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提供现代化的手段。
二是释放“数字红利”。继续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种植养殖深入融合,释放出“数字红利”,助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三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数字素养。数字化、信息化也要求有知识、科技的普及,这方面要多做一些服务帮助的工作,我们和有关部门、各地方协调联动,在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的基础上,特别要在接入能力建设和使用上下功夫,使广大的农民在致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上,广泛地应用数字技术、信息化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它新的更大的作用。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近几年工业互联网发展很快,产业界热情很高,也有不少讨论。我们经常听到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基石这样的说法,请问工业互联网在促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下一步还有哪些推进举措?谢谢。
肖亚庆:谢谢你的提问,我也赞成这个说法。工业互联网确实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过去三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是起步阶段、发展的阶段,现在方兴未艾,正在向深入发展,请志国同志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赵志国:谢谢你的提问。刚才肖部长也讲了相关内容,我作个补充发言。怎么认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我们理解是一个新型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一种应用模式,更重要的是一个工业生态。所以,工业互联网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现途径,对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部里会同相关部门和全国各地,尤其是产业各方,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体系方面,构建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目前超过1600个,工业互联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标识解析体系,目前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开通运行,二级节点已达156个,服务企业过万家。从平台来看,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从安全来看,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与全国31个省级平台实现联网,可以进行动态监测。从融合应用来看,工业互联网已经延伸到40个国民经济大类,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一些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兴起,赋能、赋智、赋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建设四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未来几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期,要把发展和安全统筹好,一手坚定不移抓发展,一手坚定不移保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规划引领。我们推出了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两个工程,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开展两类示范,一类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的示范,还有一类是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的示范。同时,我们也正在研究怎么样进一步完善新的政策工具包。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深入推进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三是深化融合应用,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融入千行百业。同时也要丰富应用场景,呈现千姿百态。发挥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资源和能力共享,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业实现融通发展。
四是安全。刚才肖部长多次强调安全很重要,怎样提高安全能力。深入实施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依法落实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推进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加快网络安全产品供给,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同时还要发展壮大网络安全产业的水平和能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前几天工信部召开会议提出三点合规标准,要求9月17日各平台要按标准解除屏蔽网址链接。请问,提出这一要求的背景和考虑是怎样的?这将会对互联网行业竞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行业内外颇为关注,包括微信、淘宝等平台的反映与动态,请问工信部是否有所了解?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整治哪些互联网行业问题?谢谢。
肖亚庆:应该说,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很快,总体态势是好的,特别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群众生活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都有体会。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些是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在不断解决过程中的。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是需要从技术上来解决,有的是需要从管理上来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各方面联动、系统地解决,还有些问题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总之,互联网安全是底线。互联网发展一定要能够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助力各方面发展,最终促进互联网行业、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体的请志国局长作详细回答。
赵志国:刚才肖部长已经把内容,包括背景、目前怎么看等作了解答。我作一些补充。
工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前期开展APP专项治理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我们今年7月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主要聚焦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的四个方面、八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部里通过召开宣贯会、组织政策解读、畅通线索举报渠道、指导企业自查整改等行动,推进各项工作或者专项任务有序开展,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响应。
治理中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是大家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屏蔽网址链接,也是这次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怎样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用户对这方面反映强烈,我们收到举报、投诉也比较多。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专项行动的方案安排,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但在自查整改中,我们了解到,部分互联网企业对屏蔽网址链接问题的认识与专项行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采取了行政指导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重点整治问题,一是加强行政指导,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继续通过召开行政指导会等多种方式,督促企业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将各种线索渠道收集到的问题纳入台账,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通过实地检查、拨测验证、技术检测等多种方式,确保问题能够整改到位。三是强化依法处置,对于整改不彻底的企业也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整改一批典型违规行为,查处一批典型违规企业,推动形成互通开放、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谢谢。
中国电子报记者: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注意到今年年初工信部部署了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请问目前进展如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工业行业将从哪些重点领域进行发力?谢谢。
肖亚庆:谢谢你的提问。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组织实施了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6%,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下降了20%以上,成效还是显著的。
具体来讲,一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初步建立了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出台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产能置换的实施办法,我刚才也汇报了,提前完成“十三五”1.5亿吨钢铁去产能的目标,“地条钢”全面出清。同时,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
二是通过绿色制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绿色制造和节能转型模式,大力推动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到去年底,一共打造了2121家绿色工厂,171家绿色工业园区,189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这都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三是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节能减排提供支撑。去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为全球做出了贡献。截至今年8月底,新能源汽车推广超过了700万辆,居全球第一,总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对工业领域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应该说对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重大机遇。所以要统筹好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和产业结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大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要抓好顶层设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具体实施方案。
要推动低碳化转型。既要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也要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我们将制定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更要突出排放强度降低以后的实际效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工业节能增效,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绿色产品供给,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大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我们还要开展重大工程示范。推荐一批重大工业低碳技术,实施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充分利用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赋能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请问缺芯状况何时能得到改善?工信部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田玉龙:谢谢你的提问,正像你说的汽车芯片现在是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的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各行各业都陆续出现了“缺芯”问题,对全球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分析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全球疫情暴发使得制造企业普遍放缓了产能扩充计划,这样造成了产能供应和需求间的错配;二是疫情持续不断反复,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关停了一些芯片生产线,这样造成了产量减产,使得部分芯片出现了断供现象。
集成电路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我们和有关国家共同合作,持续保持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针对目前供需矛盾紧张的突出问题,工信部和有关部门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以专门协调机制来解决当前的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汽车整车企业和芯片制造企业,加强他们的对接,使他们在供需上进一步地精准,来缓解或者尽可能减少对汽车业发展的影响,提高我们的供给能力。特别是针对当前一些特定的芯片生产供应极度短缺问题,我们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联系,推动一些国内特别是国外的企业复工复产,尽可能地保障一些特定芯片的供应。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加快推动替代方案,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简化流程加快审批,使替代芯片尽快地推广应用。尽管现在得到了一定缓解,总的来看,芯片供应链紧张的问题还是要存在一段时间,当前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峻。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力度,加强供应链精准对接,使汽车芯片能够在供给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保障稳定运行。加强对汽车行业发展和芯片制造供应能力的监测,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在汽车企业存在的短缺问题,积极扶持芯片制造企业加快提升供给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运行使用,优化整个产业链布局,使芯片供给能力从长远期来看形成稳定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特别是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开放合作。芯片是全球化的产业链,要想维护好供应链产业链畅通,就要加大国际合作,稳定国内外供应渠道,畅通渠道。特别是与国外加强在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标准法规上的开放合作,使我们芯片产业链供应链按照双循环的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高质量地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城乡就业。疫情暴发以来,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国家为此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接下来,在助企纾困、推动中小微专精特新发展方面,工信部还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肖亚庆: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应该说效果也是明显的。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生产效益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十三五”以来,我们看到中小企业数量、发展质量、创新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正像刚才你讲的,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明显增加,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原材料成本上升、物流成本增加,都大幅度推高了经营成本,还有订单不足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企业资金回笼遇到了障碍,回款难度加大,再叠加一些地方出现的疫情影响、汛期影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进一步落实已出台政策。刚才我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小微企业也切实能够理解好、用好这些措施。在实践中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还会不断研究出台一些政策。同时,各地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也都不一样,所以各地也都在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们也鼓励各地方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运行的监测和政策研究。让中小企业广泛地参与政策制定,加大政策储备力度,要在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合法权益、缓解资金压力方面,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特别是要落实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推动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等政策落实的工作力度,支持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另外,调动各地方加大对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加强生产要素的保障,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是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提升,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要充分发挥协会、商会作用,鼓励各地建立专家志愿服务团、工作站,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用工指导,缓解一部分企业用工结构性困难问题。
四是进一步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是“配套专家”。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引导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还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挥更大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下游协同有序发展的生态。特别要制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开展“万人助万企”等行动,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帮助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帮助当前遇到困难的企业创新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