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导言:截至2021年7月1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向河南省供水135亿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116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5亿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8亿立方米。其中,向津冀豫生态补水59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地区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万人,比2015年通水1周年时的3800万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向河南省供水135亿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116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5亿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8亿立方米。其中,向津冀豫生态补水59亿立方米。中线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地区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万人,比2015年通水1周年时的3800万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中线工程连续安全平稳运行2400多天,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工程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复苏了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受水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由“辅”变“主” 优化供水格局
中线工程通水近7年来,工程供水由“辅”变“主”,已由规划时的受水区沿线大中城市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转变为主要水源,改变了京津冀豫受水区供水格局。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
工程供水目标达效速度由“慢”变“快”,中线工程调水量逐年递增,通水6年即达效,2020年度实际供水86.22亿立方米,超过中线工程规划多年平均供水规模。随着调水量的递增,受水区用水需求由“弱”变“强”,沿线各省市在节水优先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北京已3个年度、天津已连续5个年度加大南水用水水量,河南、河北两省年度南水用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中线工程惠及沿线20余个大中城市及131个县,受益人口逐年攀升,目前京津冀豫直接受益人口已增加至7900万人,比通水初期的3800万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北京1300万群众喝上甘甜的南水,南水占主城区供水量的7成多,同时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也用上了南水。南水已成为保障首都城区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为更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北京市累计完成市内配套输水管线约130公里,其中含团成湖调节池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管线22公里,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与密云水库的连通。
在天津,1200万人受益,南水已成为天津城区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14个主城区居民全部用上南水。为提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天津建设集中供水厂,延伸自来水管网,逐步用南水北调水代替地下水源,覆盖了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河南郑州、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11个省辖市,及邓州、滑县等40个县级市的2400万群众全部用上南水。
河北3000万群众受益,中线工程供水范围已覆盖石家庄、邯郸、邢台等7个省辖市,及定州、辛集等90余个县级市。中线总干渠与河北配套工程构筑起安全供水网络体系,通过40余座分水口、128座地表水厂,将优质的南水送达受水市县。
生态补水 改善河湖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优化供水格局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生态补水,促进沿线河湖生态持续恢复,水环境持续改善,为淮河、海河、黄河流域河湖水系健康,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沿线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48条河流生态补水达59亿立方米,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段回补37.89亿立方米。河湖水质提高,水生态系统修复,区域水环境质量和宜居性明显提升。
如今,河南、河北境内白河、滏阳河、七里河、瀑河、大清河等多条河流水清岸美。白洋淀蓄水量达3.6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达267平方公里,水质持续好转,湖心区水质稳定为四类,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天津市海河水位升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北京永定河、潮白河水量丰沛,重现清水灵动、鸟语蛙鸣的自然景观。
6月7日至 7月9日,中线工程向滹沱河、大清河等河北省多条河流实施夏季生态补水,中线总干渠补水总量达1.14亿立方米。此次补水,助力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子牙河、子牙新河等已断流的河道重现生机。
补水后的滹沱河,流水潺潺、波光粼粼。与2018年补水前相比,滹沱河沿线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回升0.54米。良好的水环境带来了生态的改变,滹沱河广阔的水面有效调节两岸的温度和湿度,对温度的调节在4℃左右,湿度调节超过20%,生态回补效果明显。石家庄市启动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经过整治和修复,石家庄市形成了2680.54公顷水面、10398.82公顷绿地。
由于南水的持续补充,近年来,北京逐步关停自备井、大幅压采地下水,还利用南水向重点水源地及城市河湖补水,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水务部门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北京地下水水位开始“止降回升”,目前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已累计回升3.72米。
枯泉复涌了,延庆、昌平等京郊地区干涸多年的山泉,在通水后陆续出现了复涌现象。臭水沟“摘帽”了,居民使用后的南水进入再生水厂处理后,再注入河道,凉水河、清河、北运河等曾被冠以臭水河的城市河道终于“摘帽”,河边的居民楼都升级成了“河景房”。充沛南水,源源不断为北京注入新活力,让北京构建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新格局。
精准调水 确保“三个安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推进科学管理,提高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实施“双精维护”,强抓工程安全。一方面实施“精准定价”。对工程土建、绿化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列出标准化工程量清单,提高项目定价的透明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实施“精细维护”,从编制维修养护项目方案,到选择维护单位;从评定过程质量进度,到安全文明施工,每道环节求精、求细,打造了生命线精品工程。
为确保供水安全,中线工程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建设自动化调度闸控系统,实现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调度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各类闸门的远程自动控制。结合全线的水情、工情,科学制定和下达调度指令,各级调度机构精准开展输水调度。“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实现了调水过程自动化、远程监控可视化、运维管理信息化。
为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中线工程建立由“1个中心、4个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构成的水质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水体进行定期“体检”。通过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智能设备与工程巡查、水质日常巡查、警务室人员实现联动配合,及时发现并处置水质异常情况。中线建管局北京分局水质检测员李燕说:“惠南庄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开展4次监测,监测12项指标参数。目前中线工程水质稳定或优于地表水Ⅱ类。”
实施“智慧中线”建设,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自动化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等,采用IT技术、移动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技术,借助自动化可视化技术,推进了中线工程44个管理处全场景视频智能分析,为工程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