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品牌互联网null鍝佺墝

更多
利富塑电
御美养生美容
雷格设计
金煌装饰

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细内容

5G专网助力企业触底反弹,海能达引领行业加速升级

2021/6/17 14:49:26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尽管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但国内显然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不管是经济还是生活基本都开始触底反弹。

  尽管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但国内显然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不管是经济还是生活基本都开始触底反弹。而经历了这一轮挑战之后,很多垂直行业也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升级和触底反弹之路,而快速部署5G显然是一个推动行业效率大幅提升的利器。这一点也是疫情推动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

  此外,在今年两会期间正式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将数字中国作为十四五建设重点,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将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因为无论是交通、能源、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行业,高速在线网络都是现在以及未来最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而部署行业专用通信解决方案也就成了各大垂直行业推进数字化的必备选择。这也给5G专用通信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机会,像海能达这样领先的专用通信企业也在业绩恢复上有望迎来了新的增长点。

  1、数字化建设成全球竞争重点

  在这轮中美大战中,华为显然是核心的焦点,这也凸显了全球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通信行业的重要性所在,尤其是5G,已经在全球层面形成共识,认为是下一个时代的基础建设,也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差距的关键。不过华为也并非是唯一的被针对的通信企业。在今年三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将5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通信设备和服务清单”,除了华为、中兴、海康威视、大华之外,还有被业界称为“小华为”的全球专网领域的龙头企业——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这显然为这几家企业实力做了美国认证,认为他们都是目前中国实力最强的通信企业了。

640.png

  海能达为什么也被放进了这个最被美国重视的名单之中呢?这显然是因为其在5G专用通信建设和帮助垂直行业进行5G数字化升级中的强大能力和实力。要知道,尽管大多数人心目中的5G建设都是指的5G公网建设,但实际上在行业端,更为重要的其实是5G的专用通信网络建设。因为大部分垂直行业的网络通信是以特定部门和群体为对象的,对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使用公开的5G网络更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建设专门的5G专网就成了首选。5G专网采用的是局域网技术,通过5G技术创建具有统一连接性、优化服务和特定区域内安全通信方式的专用网络,实现网络的定制化,灵活配置不同区域和部门的网络设置,不论是安全还是隐私还是保障上,都更有优势。

  疫情大大推动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建设,后疫情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恢复常态,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交通运输、大型事件等方面数字化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在5G加持下,公专融合成为趋势,专用通信技术已逐步扩展至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人称“小华为”的海能达,无疑具备领先于行业的实力和能力。

  2、5G专用通信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2021年是5G行业专网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元年,就在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指出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要加快能源领域5G专用技术研发,加快5G虚拟专网建设所需的网络切片、多接入边缘计算、定制化核心网网元、5G LAN等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基于230MHz频率等专网频率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方案,实现 5G行业虚拟专网在能源领域的规模应用。

  这从政策层面吹响了加速5G专网建设的号角,而能源行业显然是重中之重。《实施方案》还要求,未来3~5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明确清晰的指出了对建设5G专网企业的要求,商业模式、专用技术、配套产品、技术标准都是缺一不可的。而相信随后,更多的领域和行业都会开始逐渐开展自身的5G专用通信升级加速,可以说在国家的推动下,5G专用通信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代。

  根据中国联通发布的《5G行业专网白皮书》指出,中国联通将5G专网分为了5G虚拟专网、5G混合专网、5G独立专网3种类型。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比如独立专网频谱稀缺,成本高,更多还是用在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公共事务方面。而对于企业而言,5G混合专网的可选择空间更高一些。比如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就携手格力电器启动“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建成国内首个基于MEC边缘云+智能制造领域5G SA切片专网,成为5G专网技术正式在智能制造领域展开应用的标志。

1623900043323060045.png

  据头豹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5G专网行业短报告》指出,5G专网市场相对复杂,参与者众多,上游有各种硬件设备厂商,中游有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下游则是具体落地的各类企业。有些企业更擅长通信布局,有些则擅长解决方案,有些互联网公司则在云服务和应用方面有较明显的趋势。其中包括华为、中兴、烽火通信、海能达等都是具有相当强专业布网能力的企业,尤其是海能达在专网建设中有几十年的经验,成为这个垂直领域中的佼佼者。

  在业务不断转型的过程中,海能达同步构建了“2+3+1”的产品战略体系。这里的2是指PDT/DMR、TETRA窄带集群业务,3是公专融合、4G/5G宽带、指调智能集成3个新业务,而1则是全融合现场综合应用方案。在这里,全融合现场综合应用方案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竞争力所在,因为技术再好,如果没有办法帮助行业落地应用,那就是空中楼阁,包括华为、海能达在内的这些企业真正的技术壁垒实际上正是在应用落地上。目前,海能达推出的PoC公网对讲产品成功拓展落地了国内最大的物业公司,为其提供智能调度平台和融合终端,满足几万物业安保人员同时在线调度指挥的业务需求。同时,推广宽带、公专融合、执法记录仪等新产品以及综合行业解决方案,也在不断的推广和应用落地中。

  3、海内外联动,共同破局

  根据Grandview Research预测,全球5G专用通信市场规模在2020-2027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8%,不仅国内市场会加大速度重点发展,在海外市场,5G专用通信落地同样是欧美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重点关注领域。这种强劲的行业需求,带动了海能达业务的高速发展,毕竟,海能达的核心优势正是在专用通信解决方案上,它已经深耕垂直行业市场近30年、在全球建设了4000多张专用通信网络、为全球1500多万个行业用户提供专用通信解决方案,是这个领域最有经验和实力的技术提供商。

1623900078472012388.png

  从近期海能达发布的公告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专用通信行业大势已经袭来。公告显示,海能达连续中标巴西联邦路警TETRA系统维保项目,深圳地铁专用通信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成都公安局大运会安保应急通信系统项目,云南昆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大会专网通信设备保障项目。不仅如此,在海外海能达也接连中标中亚某国国家专用通信客户的专用通信网络进行扩容和升级大单,北非某国集群网络项目订单,东盟某国多模终端扩容大单,订单总额已达数亿元。据悉,海能达将于6月底在海外和国内发布系列的4G/5G宽带新品,堪称国内外联通,共同破局。这也说明了在疫情后的建设中,数字化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各行业首先要发展的领域,而这也必然大大加速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

  目前,随着各行各业对5G理解的加深,对数字化需求的加深,专用通信概念已经开始破圈,突破原有的行业格局,大范围的跨界融合、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将会产生。新一代5G专用通信更注重应用落地和数据上云,尤其是随着AI、云计算,智能驾驶,AR/VR,工业互联网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整个专用通信建设更注重经验和落地能力,这对于海能达这样的专业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目前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海能达都在不断的进行突破和落地,成为这一大趋势下的风口企业。目前更是与包括俄罗斯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内的10多家海外运营商达成了深度的合作,形成了国际影响力,也打开了自身发展的全球视野和格局。

  必须要说,5G时代的到来比大家想象中要快,但5G想要形成生产力的复杂程度也比想象的要高。这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基站,普及一个信号覆盖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非常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解决方案落地,才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能力和价值。这一点正越来越多的成为国内外运营商和垂直行业的共识,而这也对专业组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海能达国内外业务的快速恢复是风口所致,目前也不断有中国科技企业在被美国解禁,整个行业的全球化发展正在趋好。也是多年组网和落地经验积累的结果,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五到八年内,各个领域的5G数字化升级都会成为重中之重,而这也将成为新的10年周期最大的机遇所在。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怡伽]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