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拉动外贸增长2.5个百分点
导言: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13个综合保税区,分布在9市。据海关统计,2020年,山东综合保税区共实现进出口2522.7亿元,同比增长25.5%。综合保税区以占山东省0.02%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省11.5%的外贸进出口值,拉动山东外贸进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成为山东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
来自海关总署网站消息,近日,青岛前湾港码头,一批1.05万吨进口铜精矿刚从货轮上卸下,随即被运入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内的存储仓库。在这里铜精矿将在海关监管下以保税状态存储并与其他品类的铜精矿进行混配,随后将运往内陆地区生产企业进行冶炼加工,成为参与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性原料。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13个综合保税区,分布在9市。据海关统计,2020年,山东综合保税区共实现进出口2522.7亿元,同比增长25.5%。综合保税区以占山东省0.02%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省11.5%的外贸进出口值,拉动山东外贸进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成为山东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
创新制度赋予区域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青岛海关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助力打造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5大中心。
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四自一简”等21项创新监管制度已在青岛海关辖区各综合保税区全面推广实施,近400家区内企业享受到改革的政策红利。同时,为简化企业报关手续,方便货物便捷进出区,青岛海关还主动探索“集成查检、分次出区”“大宗商品便捷进出区”等新模式,货物进出区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以进口棉花“集成查检、分次出区”为例,该模式聚焦进口棉花口岸检疫等待时间长、库内检验监管难度大、人工逐包过磅效率低等问题,由海关主持开发可整箱鉴重的固定式棉花智能鉴重系统和满足逐包鉴重要求的移动式棉花智能减重系统,实现进口棉花入区时口岸检疫和库内检验等内容统一在集中查验平台完成,同时与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创新举措相结合,实现进口棉花贸易集中采购分批付款多次提货。
“原来企业在港口查验平台和区内仓库要2次开箱,很难当天完成检疫、取样、鉴重等查检过程。”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雨说,采用新模式后,检疫、取样只需1次开箱,全程仅需两三个小时即可完成。
“宅经济”孕育传统业态新商机
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是位于烟台综合保税区内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游戏机是其主打产品之一。
“在区域内企业可以享受分送集报、加工设备免税、产品售后服务维修等便利政策。”公司关务经理何长清说,尤其是烟台保税港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以后,“四自一简”、货物便捷进区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新政策纷纷落地,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2020年,企业出口游戏机数量同比增长21.1%,货值增长高达52.2%,为公司实现整体进出口逆势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宅经济”逐渐成为企业困境突围的新商机。综合保税区内相关企业紧盯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把握商机,成为外贸复苏、出口回暖的先行军和排头兵。
从海关统计情况看,受疫情带来的网上购物、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线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游戏机、集成电路和手机等与“宅经济”相关的电子产品进出口稳定增长,部分海外生产订单向国内综合保税区转移,区内产业链综合优势更加凸显。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0年该关辖区综合保税区电脑娱乐机、掌上游戏机等进出口333.7亿元,增长53.8%;集成电路250.0亿元,增长94.8%,明显高于综合保税区平均进出口增幅。
新业态催生转型发展新动能
在传统业态不断巩固拓展的同时,跨境电商、期货保税交割、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新兴业态也纷纷借力综合保税区加速提档升级。
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0年,山东跨境电商呈爆发式增长,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平台实现网购保税进口22.5亿元,同比增长484.4%,一批国际知名电商企业在此落户。
青岛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口岸。为放大口岸进口优势,做大做强橡胶供应链、产业链,青岛海关支持企业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橡胶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率先实现海关和期货交易所数据优势、监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叠加集成,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为传统产业赋能。2020年,“20号”天然橡胶期货保税交割实际参与交割仓单1.1万手、10.7万吨,交割仓单量占全国总量的92.4%。
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是综保区的主要功能优势之一,从而吸引国内国外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内聚集,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联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共建,保税经济、保税业态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保税区等保税平台对外贸拉动作用日益凸显,海关将继续加大政策落实和创新,支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李超、王刚、任培青/文)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