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白皮书》全球首发
导言: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白皮书》。
1月20日,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博”,英文名:Arctech Solar,股票代码:688408)正式发布了《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在本次中信博《白皮书》全球云端发布会上,中信博CTO王士涛先生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据其介绍称,经过中信博的实地验证及模拟仿真,该解决方案可以使光伏电站获得可高达7%的增发收益。同时,来自组件、逆变器、EPC及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等行业大咖,还在发布会现场就人工智能跟踪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同频共振,共同推进电站LCOE降低进行了深入探讨。
跟踪技术广受认可,AI跟踪更胜一筹
提升电站综合收益,不断追求更低的光伏发电度电成本(LCOE),已成为行业各环节的终极目标。而光伏跟踪技术作为一种智能化控制技术,它可以驱动组件始终获得最佳的发电角度,从而大幅提升电站整体发电量,现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降低电站LCOE的王牌之选。
常规的跟踪器控制策略,一般是使光伏组件正面接受到的直射辐射最大化,所适用的项目情况仅针对于单面组件、晴天、平地等特定条件。但这种简单的策略忽略了天气、地形、地貌对于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组件对不同光谱吸收特性的不同,在实际的光伏项目中往往难以实现发电量的大幅提高,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光伏行业率先提出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先企业之一,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完美适应单面/双面组件,还可适应实际项目中的各种天气条件、地形条件、地貌条件。
4大策略加持,保障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增发
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具备四大核心控制策略,可轻松应对真实电站环境中的各种地形、天气、地貌条件,开放兼容光伏发电直流侧参数反馈策略,为光伏电站带来大幅增发。王士涛介绍道:“《白皮书》中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中信博的仿真计算及实证电站发电数据,行业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DNV GL对《白皮书》中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和鉴定,TUV莱茵、TUV南德以及鉴衡认证也等同采信了DNV GL的评估报告。”
1、真实地形下的跟踪控制策略
为解决传统逆跟踪算法在复杂的起伏地形中会造成早晚部分电量损失的问题,中信博基于整个电站的发电量最大原则,使用真实地形下的跟踪控制策略对逆跟踪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全地形所布局的跟踪器进行建模,将阵列内跟踪器运行至不同角度,既能减小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达到提升逆跟踪阶段发电量的目的,可增加发电量0~5%。
2、基于实时气象数据的云层策略
中信博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通过天空摄像机建立项目地的气象数据库,分析各种天气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处理气象数据,实时训练并转换为有用的气象信息。同时,云层策略还可以实时获取云层图像,将云层向光伏电站投影,进而通过算法识别投影区域,给予不同区域跟踪器最佳跟踪角度位置,可增加发电量0.5%~2%。
3、针对双面组件+跟踪器的双面策略
传统跟踪器运行时,由于其跟踪策略仅是基于单面组件的应用场景,对于双面组件而言,其设定的最佳角度仅能够保证组件正面的辐射量最大化,而忽略了组件背面。为解决这一难题,中信博针对双面组件+跟踪器的组合特别制定了双面跟踪策略,对双面组件的跟踪器角度进行了算法优化,无论何种天气,通过获取组件正面和背面的辐射等环境数据,实现双面组件“正面+背面”的辐射量最大,保证了双面组件的最大发电能力。
4、与直流汇流箱、组串逆变器的直流侧发电共享参数的反馈控制策略
中信博新一代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可将光伏方阵实时IV特性作为反馈信号,通过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共享的直流侧参数作为算法反馈信号,迭代及优化算法,并对全站光伏组件/组串发电能力及辐照仪数据分析及挖掘优化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益。
王士涛还进一步透露了中信博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的迭代方向:“未来,中信博还将在多地进行实地验证测试,获得更多气候组合下的实际发电数据,进一步地化控制策略。同时,我们还将为客户提供基于跟踪器的SCADA(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向电站的本地/云端运维人员提供运维建议。另外,中信博还将把加持了控制策略的组件清扫机器人,引入到光伏跟踪整体解决方案当中,帮助客户在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解决电站运维的后顾之忧。”
中信博营销中心负责人容岗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此次人工智能光伏跟踪解决方案的发布进一步地展示了中信博‘以客户为中心,助力客户成功’的初心。平价时代,中信博将继续聚焦于降低LCOE,帮助客户提高收益,并协助客户将过去经济上不可行的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变成可行,全方位保障客户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增发。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