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照明与清华大学共推产学研合作
导言:今年3月起,佛山照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行业乃至产业对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视,在推动制造业价值含量提升的同时,赋能消费体验升级。
当前,工业设计作为联系社会生活品质与新型生产方式之间的最具魅力的创造性活动之一,已然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通过优秀的工业设计,以提高企业产品形象,增强品牌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这将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今年3月起,佛山照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行业乃至产业对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视,在推动制造业价值含量提升的同时,赋能消费体验升级。
协同创新
开拓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一直以来,佛山照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共同合作、共促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多次组团到访佛山照明调研,与佛山照明研发团队在线上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交流。这次双方将在以往合作基础上,以工业设计为创新突破口,共同探索和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蒋红斌教授(左三)到访佛山照明参观调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被誉为全国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以及最好的美术类院校之一,一直以来通过整合清华大学各个专业的知识资源和集成社会资源,从事具体的原创型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以实验性、实践性的研究为基础,致力于引领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的机制和能力。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冠中先生,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不但在1984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也是第一位登上世界设计界最高讲坛 -- 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年会讲坛的中国人。而作为本次合作项目总负责人的蒋红斌教授不但与许多大中型企业合作,包括松下、三菱、联想、华为、华帝、科龙、万家乐、百度等知名品牌企业,更是参与并完成了清华大学设计团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概念设计,以及奥运中心区系列灯具设计,荣获了当年度“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的最高奖 -- 至尊金奖和最佳设计团队奖”。
作为一家有着六十二年历史沉淀的照明行业优秀上市公司,佛山照明一直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有着执着的追求。近年来,佛山照明抓紧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智能电工和智能家电一体式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出解决消费者痛点的前瞻性产品。其中,由佛山照明与天猫精灵联合研发的“明悦”语音床头灯获得了2020年德国iF设计奖。
蓄势谋远
为新制造插上腾飞翅膀
如今,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中国制造业向“深”发展的一个契机。制造企业要做到深度创新,要从设计思维和创新驱动方式上改变。
目前,清华大学-佛山照明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项目正是把发展工业设计作为实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向企业导入工业设计创新思维,双方共同寻找市场的价值洼地,突出企业的价值高地。双方将致力把现代工业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应用在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联合设计出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人性与功能性互相适应的新一代照明产品,以体现中国先进设计文化的品牌引力。
清华大学与佛山照明共同搭建工业设计研究平台
这次佛山照明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相牵手,在产学研的融合作用下,将对照明行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产品研发方面,从白炽灯到节能灯再到当前品种繁多的LED照明产品,佛山照明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对光本质、光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拥有丰富较全的产品线,掌握着广泛的用户资源,能将用户需求上升为产品工业设计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业内前瞻性产品开发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在学科研究领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则拥有中国领先的学科、人才、技术优势,站在工业设计学术领域的最前端,致力于设计观念、思维方法和设计过程的深入研究,能把国内外工业设计优秀经验带到照明行业,可以和佛山照明互补进行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双方的合作将在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转化上,为照明行业乃至制造业提供有益的探索经验,使工业设计充分发挥价值撬动与价值增值功能,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如今,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更多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大量涌现,为工业设计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未来,佛山照明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交流,不断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更好、更有创新内涵的智能健康产品。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