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null中国

更多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利富塑电
御美养生美容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锦和商业今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持续探索城市更新

2020/4/21 9:58:0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4月21日,2020年的资本市场再添新成员,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和商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锦和商业”,股票代码为“603682”,锦和商业本次公开发行新股9,4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47亿元。

4月21日,2020年的资本市场再添新成员,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和商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锦和商业”,股票代码为“603682”,锦和商业本次公开发行新股9,4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47亿元。

锦和商业股票代码
锦和商业股票代码

深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多项指标具有行业优势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大规模扩张风潮的日益消减,城市发展逐渐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城市更新成了一种新常态。锦和商业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主要从事存量商用物业的市场定位、设计改造和招商运营管理的运营商。其经营模式包括承租运营、参股运营及受托运营,其中承租运营是其主要运营模式,公司通过对具有租赁价值提升空间的既有建筑(群)进行承租并加以重新市场定位和设计,从而提升其使用价值并获得相应的租金收入和物业管理收入等。

目前锦和商业共运营项目近30个,可供出租运营的物业面积约67万平方米,整体项目数量、面积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公司以“越界”品牌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园区已逐步得到了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类客户等各方的认可,“越界”商标(注册号:7311701)更是连续多次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锦和商业旗下越界品牌
锦和商业旗下越界品牌

各地政策支持加码助推,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速

伴随着大众对高质量经济发展追求的提升,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了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的转变。锦和商业所运营的园区定位于文创科创产业,旨在通过整合城市老旧物业资源并加以改造从而助力城市更新。

自成立以来,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精准的抓住了国家政策和市场机遇,报告期内,锦和商业已在运营中的主要园区项目的出租率和盈利情况均处于较高水平。自2016年起,众多园区的平均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从公司营业收,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锦和商业营业收入分别为64,428.03万元、79,993.59万元和82,196.08万元,呈逐年递增态势。

自2008年起,国务院等政府部门陆续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 [2008] 11号)等相关政策,以加强和改进土地规划计划调控,并在年度土地供应方面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锦和商业在保证创意产业园开发、建设及营运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存量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继而加快了引领城市更新浪潮步伐。

行业壁垒持续加高,规模优势构筑品牌护城河

近年来,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方政府也陆续制定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文件,以共同助推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化发展和转型升级。伴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日益提升,该行业两极分化竞争态势持续加速。对此,锦和商业表示,未来市场对运营商的综合专业实力、运营经验的考核要求将不断攀升,加之客户对办公环境、配套设施及园区氛围的审美体验亦在稳步提升,该行业门槛及进入壁垒将逐年持续加高。而锦和商业深耕该领域十余年,在园区物业价值的发现、创造和提升上均具备独特的优势。

作为上海市产业园区品牌开发建设的运营机构,近年来锦和商业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突出的业务统筹整合能力及完整的全价值链服务体系,打造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公司运营的多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等,在市场上备受赞誉。对于锦和商业而言,行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形成了公司品牌的护城河。

锦和商业运营管理的文创园区
锦和商业运营管理的文创园区

锦和商业表示,在产业东风劲吹之时,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无疑将助推企业进入发展加速阶段。公司指出,伴随着客户对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关注度的逐步提升,后续公司将进一步扩张运营管理园区的规模,并不断提升园区运营的服务能力,力争成为中国领先的商用物业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

了解更多企业信息请关注“锦和商业”微信公众号或登陆。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