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实验是检验品质的唯一标准
2019/12/26 10:10:41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道路千万条,品质第一条。”耳熟吗?请允许我们对《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稍作修改。并非“安全”不重要,而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包括安全性在内的品质问题不仅不能是消费者看不见的短板,更应成为“第一条”。当然,这一切若没有大量的实验去反复论证,品质只能是一句空话。对此,比亚迪早已有备而来。
“道路千万条,品质第一条。”耳熟吗?请允许我们对《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稍作修改。并非“安全”不重要,而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包括安全性在内的品质问题不仅不能是消费者看不见的短板,更应成为“第一条”。当然,这一切若没有大量的实验去反复论证,品质只能是一句空话。对此,比亚迪早已有备而来。
品质从“硬包”做起
日常行车最怕什么?被“怼”。当新能源汽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电池包体极有可能因外力造成挤压或破损,面临变形甚至发生短路起火的风险。怎么办?别慌,比亚迪的电池包体在实验阶段就经受住了残酷的“考验”。首先,比亚迪以不同的力度从不同的角度对电池包体进行了挤压实验,模拟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瞬间产生急变速的情况,以验证电池包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比亚迪还使用不同直径的钢针、铜针、塑料针进行穿刺实验,为什么采用这三种材质呢?因为三者分别代表碰撞时可能直接接触到电池包的材质,钢代表机械部件或障碍物等材质;铜代表车内电线丝等金属导电材质;塑料则代表车身内其它的包裹材质,单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比亚迪电池在试验阶段的一丝不苟。无论是挤压,还是穿刺,比亚迪始终把不起火不爆炸作为考核电池包体品质的首要KPI。
碰撞安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要知道,碰撞安全并非由电池包单独“扛”,整车结构也在发挥作用。比亚迪采用了加固的双仓结构(驾乘舱和电池仓),并将电池置于底部中间位置,形成四周最大化的缓冲区。在电池仓内,电池托盘采用具有出色吸能性的蜂窝结构边框设计,再配合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整体轻量化、高韧性和易散热的优势更为显著,将电池保护武装到了牙齿。路上司机鱼龙混杂,面对“我不撞人,人撞我”的窘境,比亚迪还专门为此增加了难度更大的侧面柱碰、托底等测试,使整车架构能够最大限度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车身材料方面,比亚迪通过e平台的成本优势大量增加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的占比,确保整车车身具有极高的刚度,在碰撞发生后大大降低结构变形的风险。前段时间,比亚迪唐在让多款车型“尽折腰”的中保研碰撞测试(C-IASI)中表现突出。其正面25%偏置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和头枕测评结果均为优秀。为什么要强调偏撞成绩?因为很多公路恶性事故来源于对向偏撞:在即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驾驶员匆忙闪躲,造成偏撞的概率非常大。唐无疑展现出比亚迪在整车抗压性上的“真功夫”,获得“GOOD”评级实至名归。
有时候,温度决定一切
除了碰撞实验,下面“非一般性”的实验更能凸显比亚迪对极致品质的追求和用心。试想,如果驾乘车辆或周边环境发生起火,如何保证乘客安全?看看火烧实验:将电池丢进500℃的火焰里去焚烧。为什么设定在500℃?因为火灾现场的室内温度通常会达到400℃左右,而在航空航天及船舶建造等重工领域用来检验金属材料耐热性能的高温箱也将极限值设定在500℃。在500℃的条件下要烧多久?答案是:“地狱考验“70秒。70秒又是什么概念?多数人可以在70秒缺氧状态下完成基本的逃生动作并跑出至少200米的距离。所以,电池包在500℃的高温下保证70秒的绝缘稳定性,可以为乘客提供相当充分的黄金逃离时间,这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大温差对电池包性能也是巨大挑战。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用户来说,冬季用车条件极可能受到温差的影响。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下10℃以下时,住宅小区或商场地库内与外界温差可达到20-30℃,这为全天候出行的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考验。比亚迪的温差实验将电池包置于零下40℃的低温下待上8个小时,然后在30分钟之内把环境温度调高到85℃,再待8个小时,这样的过程往复5次。经过一番冰火两重天的“折腾”,比亚迪要求每一颗电芯具备超稳定的性能,通过的标准是无泄漏、着火等现象。温差实验为比亚迪产品的适应性品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为消费者解除了一大用车顾虑。
新能源汽车在成熟之路上被“虐”千万次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只有真金火炼才能练就一身“金钟罩”的真功夫。在一次次淬炼中,比亚迪通过务实严谨的测试,将实验成果进行有效的技术转化,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品质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不仅为行业设定了更高的标准,更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心可靠的产品。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