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 助力行业迅速发展
导言:近几年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促使新技术不断的涌入汽车产业,汽车行业也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汽车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丰富化程度日益提升,产品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传统的汽车研发制造模式周期过长,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明显捉襟见肘,导致汽车行业感受到空前的压力。
近几年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促使新技术不断的涌入汽车产业,汽车行业也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汽车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丰富化程度日益提升,产品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传统的汽车研发制造模式周期过长,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明显捉襟见肘,导致汽车行业感受到空前的压力。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也明显增加,细分市场更加细化。传统汽车研发制造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充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个别细分市场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还有很多的细分市场空白等待被挖掘。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能源危机迫在眉睫,绿色环保的纯电动汽车又一次被推上了历史舞台。虽然纯电动汽车被公认为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但是纯电动的高成本问题任然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降低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推动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也是行业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
在汽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行业挑战频现的情况下,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作为面向造车新时代的“方法论”走向上舞台。
缩短整车研发周期 促进产品加速升级
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是正向衍生比亚迪全新产品矩阵的顶层设计,研发人员通过它可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处理产品矩阵开发的问题。全擎全动力平台的内容涵盖“全擎全动力组合”、“跨级别车身、底盘平台”、“电子电气架构”、“柔性化智能化制造”以及“设计”等多个与“造一款好车”密不可分的板块。
由于这些板块中的零部件模块具有标准化、通用化的特点,使得新车研发时可以直接调用成熟的系统板块,像“拼图”一样完成一辆车的整体设计规划,从而大大缩减整车的研发周期,节约开发新产品的试制、验证过程的时间,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引领市场发展方向。
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还能让产品跟上先进技术的迭代速度。电子与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整车的车载系统更新比较频繁。比亚迪全系车型标配智能旋转大屏与DiLink系统,可以轻松的实现车载系统的OTA在线升级,让消费者随时体验到最新车载系统带来的便利。
扩充产品矩阵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提升,汽车生产厂商无不面临来自产品不断细分的挑战。但是由于细分市场的不断分化,为了满足消费着需求,保证市场占有率,汽车厂商只能不断扩充产品矩阵,新车研发投入和制造成本也随之扩大。这时,一旦厂商对细分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费时费力不说,还可能收不回成本。这个问题让一些车企左右为难。
得益于“垂直整合”战略,比亚迪掌握了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可以说,比亚迪不仅是一个整车厂,也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将零部件打造为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系统板块,通过系统板块的快速组合,建立起庞大的产品矩阵。强大的产品矩阵可以涵盖各个细分市场,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高品质低成本 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
成本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新能源汽车的高成本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进度。比亚迪一直致力于用先进的技术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推动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在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的指导下,比亚迪对汽车的各个子系统零部件进行了集成化和标准化开发,使得各个子系统的零部件品质更高、能耗更低,同时成本也更低。
比如通过对高压充配电系统、电驱动系统和低压车身控制系统等进行集成化和标准化开发后,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使得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的重量更轻、性能更强、能耗更低、制造成本更低。这样一来,比亚迪新能源车能以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优势杀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市面上的落后产品,推动市场标准的升级。
另一方面,由于在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下开发的新车型同时兼顾了EV纯电动、DM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动力,所以同款车型下的三种动力车型可以共用很多系统。这样相当于通过燃油车扩大了共用零部件的产量,进一步的拉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使得比亚迪车型在品质提升的同时,产品矩阵迅速扩张,因此比亚迪称其为“高阶智能汽车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的“高产”有目共睹:仅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就推出了十几款新车,在各个细分市场遍地开花,而且品质卓越、口碑爆棚,销量持续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24%。在比亚迪全擎全动力智造平台的支持下,比亚迪未来新车的研发速度与产品质量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为推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