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人工智能是超声工作的新未来
导言:21世纪的人工智能风潮几乎席卷了所有行业,精准和快速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目标,国家相关政策也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病理与放射读片、手术机器人等方面,智能诊断功能都已初具雏形,但超声领域却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由于超声图像的采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图像的采集受到医生操作制约,不同角度和不同采集位置对于结果存在很大影响,同时超声影像中不同组织结构差异大,采集中的动态图像实施结果传输对于人工智能图像的识别与诊断要求更高, 因此目前超声工作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还尚在起步阶段。
21世纪的人工智能风潮几乎席卷了所有行业,精准和快速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目标,国家相关政策也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病理与放射读片、手术机器人等方面,智能诊断功能都已初具雏形,但超声领域却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由于超声图像的采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图像的采集受到医生操作制约,不同角度和不同采集位置对于结果存在很大影响,同时超声影像中不同组织结构差异大,采集中的动态图像实施结果传输对于人工智能图像的识别与诊断要求更高, 因此目前超声工作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还尚在起步阶段。
那么超声工作能否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开立医疗卫星会上,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主任李胜利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探索,以自己与开立医疗团队联合研发的 S-Fetus 产科超声扫查助手技术为例,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人工智能是超声工作的新未来。从识别、测量再到诊断将是发展顺序,目前超声工作已经成功迈出了前两步。
李胜利教授首先回顾了当下超声工作的大环境:超声检查由于其无创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检查,尤其是孕妇的相关检查,而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紧张,我国医生的接诊量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为例,每天接诊量约在1200-1300人次,月接诊量高于30000人次,随着二胎等政策的开放,逐步增大的工作压力催生了超声工作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
李胜利教授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进行阐释。以产前筛查为例,测量胎儿头围等基础检测往往需要临床超声医生进行定位测量,重复操作对临床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李胜利联合开立医疗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成功将超声与人工智能结合,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研发出S-Fetus产科超声扫查助手技术,针对产前筛查,可以自动识别所需要测量部分,并一键完成测量,用时仅2秒、准确率达95%以上。
李教授现场做了这样的一个统计,如果用 S-Fetus 技术进行产筛胎儿测量,一年可以节约2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相当于31.25个工作日,同时减少46800次敲击次数,对于临床器械的维护和医生减负而言有着很大意义,同时对于基层医院和医生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S-Fetus的识别测量作用对产科超声智能化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李胜利教授介绍说,智能超声的远期发展需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且统一的标准,而S-Fetus的自动识别、测量基于临床专家标注的基础上,就能为超声提供一个可智能化发展使用的标准,为未来超声智能化诊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超声影像处理技术的逐渐发展和研究深入,超声智能诊断已经不在遥远。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世界研发的重点方向,医疗领域也不例外,继病理、放射影像诊断取得一定硕果后,超声工作也在祖国医生和企业的合作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超声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超声智能诊断已经出现了胜利的曙光,医疗整体的人工智能化也不再遥远。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