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中大博学院企业广州三星行业广东互联网品牌中国深圳

更多
御美养生美容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利富塑电
雷格设计

企业发布

首页 > 企业发布 > 详细内容

宜信翼启云服刘灏:金融科技将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智慧引擎

2018/1/18 13:19:0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支持承办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支持承办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峰会旨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产业的生态脉络,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助力金融行业完成新一轮产业升级。宜信翼启云服供应链金融首席创新官刘灏受邀出席,并以“FinTech:实体经济发展智慧引擎”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宜信翼启云服供应链金融首席创新官 刘灏 演讲现场
宜信翼启云服供应链金融首席创新官 刘灏 演讲现场


金融科技是信息技术和金融的深层融合,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从2016年开始金融和科技实现快速融合,当前中国的金融科技正在进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的新阶段。目前看来,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企业级服务领域还处于初始阶段。“企业客户往往拥有一个更为复杂的交易链条,从采购、生产、经销,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这其中需要解决的节点问题非常多。”刘灏认为,“依靠技术,在驱动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让金融服务解决产业纵深发展的问题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科技为供应链金融赋能

提到供应链金融多数人将其理解为“供应链融资”,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借贷类型的金融服务。其实供应链金融的主体结构不仅是融资方和借款方,而是包括了产业链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上下游企业、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信息服务商,同时从供应链金融的管理流程看,供应链金融是涵盖了交易流、物流、管理流和信息流的综合组织和管理。“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承担一个债权产品的作用,核心目标是在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刘灏认为。

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增加值,却没有得到金融机构应有的支持,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普遍信用缺失,在传统信贷业务下属于“高危客户”。如今,技术的应用正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以供应链为基础搭建区块链平台,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多方信任环境下,企业真实的交易数据就可以成为其获取融资的信用数据。“通过区块链平台可以掌握整个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真实贸易场景中的交易、运营情况。在区块链搭建的信任环境下,通过真实贸易而产生的数据便可成为企业获取融资的凭证,实现基于产业链上的数据即信用。”刘灏评价到。

目前,在翼启云服和钢铁B2B电商平台大大买钢网的区块链系统合作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协同企业加入进来,包括仓储、物流、金融机构等均成为该区块链中非常重要的节点。这样做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平台交易往来所形成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等贸易行为数据都会被实时计入区块链平台,通过算法实现的“去信任”后,实现以区块链为基础,低成本多维度的风险控制。 

依靠大数据,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挖掘、量化存储、快速处理等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许多原本不相关的数据可以成为信用数据,进而转化成信用价值。以供应链金融为例,供应链金融的推进主要依托于中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行为,利用大数据对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这与传统金融服务需要依赖企业财务报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翼启云服而言,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运用正在帮助翼启云服建立智能风控体系,即,通过跨平台和自身数据的积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三层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第一层外部数据风控(市场数据、行业数据)、第二层企业主体数据风控(企业征信等),和第三层企业动态数据风控(订单数据,物流数据,资金流数据等)。“通过多维度的数据获取,交叉验证和持续监控,翼启云服正致力于打造从线上到线下的数据闭环。”刘灏介绍到。 

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无论其服务形态、业务模式如何发展变化,本质还是有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无法改变金融本身的逻辑。作为宜信旗下企业级金融科技云平台,翼启云服一直坚持对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应用,以技术为推动力,以实体经济为服务基础,提高对于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传真:020-34333002  举报电话:020-34333002、13925138999(春雷) 举报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