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智尊系列心脏超声新品全国首发仪式在广州举行
导言:5月6日,将心脏病超声诊断引入全新时代的GE医疗“智尊”系列三款心脏超声(Vivid E95/E90/E80)新品全国首发仪式在广州圆满举行。
标志着中国心超产品从硬件密集型平台跨入软件密集型平台的新时期
5月6日,将心脏病超声诊断引入全新时代的GE医疗“智尊”系列三款心脏超声(Vivid E95/E90/E80)新品全国首发仪式在广州圆满举行。在此次首发仪式中,GE医疗宣布推出了以Vivid E95为代表的“智尊”系列心脏彩超新品。该系列彩超是GE医疗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高端的心脏彩超设备,其以先进的空间像素成像平台 -- cSound™心声平台为基础,融合多种创新技术,将更加地精准解决结构性及功能性心脏病的诊疗问题,引领中国心超产品正式从硬件密集型平台跨入软件密集型平台的新时期。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并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原有的心脏超声技术虽已经能帮助医生较好地对结构性心脏病作出诊断,但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糖尿病型心肌病等内分泌型心肌病诊断等功能型心脏病面前却往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或束手无策。
GE医疗中国超声事业部总经理马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GE医疗坚持践行‘关爱先行’市场战略,以创新平台助力应对行业挑战,全面实现服务中国市场、惠及广大医患的承诺。此次‘智尊’系列心脏超声的发布,是GE医疗继续加强传播‘精准超声’概念,展现GE医疗在心脏彩超领域的技术与创新领先力的重要一步。凭借全新的cSound™心声平台和心肌功能成像技术,‘智尊’系列将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从不可能变为可能,并将为糖尿病性心脏病、癌症放疗后心肌功能评估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持。”
cSound™空间像素成像平台带来图像质量本质性提高,提升医生诊断信心
传统心脏超声技术,在十年前或已届顶峰。基于硬件密集型平台的逐线扫描技术、多点聚焦技术,均有着不同的技术缺陷,致使超声图像信息量不足,二维图像无本质性的提升。硬件密集型心脏超声平台对心血管诊断的临床价值正在下降,心脏超声急需创新。
心系国内心血管病超声诊断所面临的困境,GE医疗秉持“关爱先行”的市场理念,为中国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的超声产品。GE智尊系列产品基于cSound™空间像素成像平台,融合多项创新性技术给图像质量带来了本质性提升。
cSound™空间像素成像平台,通过动态宽波速发射和接收,极大提高了超声信号的采集速度,缩短采集时间,而且大大增加了信息量;通过大数据存储器实时高速存储原始的射频信号,信号保真无损失;将大数据存储器传来的射频信号经由搭载动态空间像素聚焦技术(TCI)与智能像素优化技术(ACE)的高效图像处理芯片(GPU),实现图像整场像素聚焦,使图像的空间/对比/时间分辨率及信噪比大幅度提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兼顾,给图像质量带来根本性提高。国际研究结果指出,Vivid E95在提高图像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以往的硬件密集型平台,其图像质量有50%的提升。
厚积薄发,实现更精准的心肌功能成像
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GE的心脏超声产品一直是心肌功能定量诊断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从组织多普勒定量技术到心肌斑点追踪技术,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到四维斑点追踪技术,GE心超产品给临床对心肌功能的诊断提供了非常有临床意义的诊断信息。但是,基于原来的硬件密集型平台固有的限制性,使得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cSound™空间像素成像平台的“智尊”系列产品则打破了原有平台的限制性,使得心肌功能成像更加精准,准确性和重复性大大提高,使得心肌功能成像技术从科研走向临床,帮助医师建立标准、客观的心肌功能分析机制,以实现早期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肌梗塞后心肌存活状况等临床的需求。并同时发布了在cSound™平台上新的心肌功能成像技术。
四维清晰成像技术令疗效判断更准确
全新GE“智尊”系列心脏彩超基于cSound™空间像素成像平台,采取体素成像,所收集的四维信息量得以成倍数增加,四维成像及定量均取得改进,使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更客观,疗效判断更准确,超声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再无障碍。
作为GE医疗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高端的心脏彩超设备,”智尊”系列产品还设计了集采集、成像、定量于一体的易学易用的工作流程,达成了心脏图像秒级成像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操作工作量,更具备连通DVR记录功能,能经济快捷地保存病人资料,达到了更快速、更方便、更精准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医师们的极高评价。GE医疗将持续保持在心脏彩超领域的创新领导力,以更精准的成像推动中国精准医疗的发展。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