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聘大数据:留在北京的,都是不想走的
导言:5月2日,国内领先的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了《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供需及流动全景报告》。本次报告主要基于猎聘大数据,结果显示,在2017年一季度,河北、山东成为北京非京籍人才两大输送地;北京职场人流向上海的比例最多,流向环京城市相对较少,这表明从北京离开的职场人最倾向于选择进入国内其他一线城市。
5月2日,国内领先的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了《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供需及流动全景报告》。本次报告主要基于猎聘大数据,结果显示,在2017年一季度,河北、山东成为北京非京籍人才两大输送地;北京职场人流向上海的比例最多,流向环京城市相对较少,这表明从北京离开的职场人最倾向于选择进入国内其他一线城市。
本次报告大数据证明,在2017年一季度,北京是全国人才需求占比、供给占比最多的城市,也是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北京在过去五个季度中人才流动平稳,人才流入率大于流出率,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为什么在气候及环境因素、高房价、户籍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北京依然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
猎聘2017年一季度一项涉及7000职场人的问卷调研显示,45.51%的参与者表示愿意在北京工作;25.07%的人表示不愿意;表示不好说的人比例为29.41%。可见,想留在北京的人占到了最大比例。
北京工作机会最多,高出所有重点城市
在全国人才需求占比最多的15个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位居前五名。
其中,北京人才需求以26.11%的占比排名第一,比上海高出5.51个百分点,比深圳高出15.35个百分点,比广州高出19.93个百分点,比杭州高出20.46个百分点。
人才需求占比越大,证明工作机会越多。北京的人才需求占比领先全国,并远远高出其他城市,难怪无论房价多高,许多职场人都要奋力冲向北京打拼,这种现象说明职场人还是倾向于跟着机会走。
在上述猎聘的问卷调研中,愿意在北京工作的职场人给出的占比最高的理由是“机会多,发展空间大”,选择这个理由的人占到48.96%。
北京互联网人才需求位居第一,遥遥领先
2017年一季度,在北京全行业人才需求占比中,位居前四名的行业为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文教传媒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占比为47.28%,高居第一。
尽管比2016年同期下降13.94%,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依然遥遥领先,是金融行业的2.75倍,是房地产行业的6.93倍,是文教传媒行业的7.79倍,由此可见北京互联网行业人才吸纳能力之大。北京云集了众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具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成熟的发展业态。
北京人才供给最为充足,傲居全国之首
在该季度全国人才供给占比最多的Top15城市中,位居前五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其中,北京以21.36%的占比位居第一,比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分别高出2.35、14.35、15.60、17.76个百分点。
鉴于北京的人才需求占比在全国位居第一,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的人才供给占比如此之高,这就是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
北京互联网人才供给最多,秒杀其他行业
具体到北京人才供给的行业分布,互联网名列第一,其占比为32.04%,比2016年同期增长3.19%;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的行业是金融、房地产和文教传媒行业,其他行业的比例远远低于互联网行业。北京互联网人才供给占比分别是金融、房地产、文教传媒的2.35倍、3.05倍、3.76倍。
北京互联网人才需求占比也同样位列该市全行业首位,高需求一定程度上给人才供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口。
北京平均年薪为全国之最,以23.03万元领先
为什么北京能聚集这么多的人口?北京人才需求大是一方面原因,北京薪资高也是非常关键的吸引因素。在猎聘调研的职场人中,愿意留在北京的人选择北京的第二大理由就是“工资高,比别的地方赚的多”,这一比例占到16.29%。
而猎聘大数据显示,在2017年一季度全国平均年薪最高的Top20城市中,北京以23.03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第一,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分别名列第二至第五名。
北京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分别比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高出0.37万、0.54万、2.82万、 4.58万。
北京人才流动平稳,流入大于流出
北京有工作机会多的优势,同时存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竞争压力大、环境与气候日益变差的现实问题,因而总有人愿意留下来,也总有人离开。从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一季度的五个季度中,北京人才流入率【人才流入率=流入人才总数/(流入人才总数+流出人才总数 )×100%,人才流入率低于50%,说明该行业/地区人才净流出;高于50%,说明人才净流入】均高于50%,且均大于该市人才流出率【人才流出率=流出人才总数/(流入人才总数+流出人才总数 )×100%】,这表明有更多的人选择留在北京。
而在这五个季度中,北京人才流入率和流出率变动幅度很小,前者在51.73%-52.50%之间波动,后者在47.50%-48.22%之间波动。尽管北京房价在此期间已经连涨不少,北京市政府在3月份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但北京职场人的流入和流出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十分平稳。
什么是引起北京人才流失的原因?猎聘问卷调研发现,不愿意留在北京的职场人给出的两大理由分别是“北京房价贵,难以承受”“人太多,空气不好”,选择这两大理由的人分别占到38.80%、26.27%。
在人才净流入率上,北京大大落后于杭州
在2017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地区人才净流入率=该地区人才净流入人数/该地区人才流动总人数×100%)最高的Top10城市中,北京排在第八名,为5.00%。远远低于很多重点二线城市。排名第一的是杭州,其人才净流入率为11.52%,比北京高出6.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最终留住人才方面,北京的吸引力显然没有杭州大,且小于其他一些宜居的一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名最高的Top10城市中,华东有四个城市(杭州、苏州、上海、南京)上榜,华南有两个城市(深圳、广州)上榜,华中、西北、西南、华北各有一个城市(分别为武汉、西安、成都和北京),由此可见华东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均高于其他地区,这与华东自古以来的繁华富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俱佳密切相关。
北京职场人流向上海的比例最多,流向环京城市相对较少
今年春节前,北京频现雾霾天气;春节后,北京房价又开始新一轮攀升,政府继而出台了更为严厉的一系列限购政策,于是逃离北京的呼声再次响起。那些逃离北京的人都去了哪里?猎聘大数据显示,18.63%的北京职场人流向了上海,这是北京外流人才分布最大的一个城市。
北京人才外流目标城市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城市分别是深圳、杭州、天津、广州,这里从北京流入的人才占比分别为8.95%、6.25%、5.50%、4.26%。
此次报告数据表明,北京人才外流目标城市优先性较高的仍然是以一线城市,其次是发展潜力较大、宜居的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西安,等等。而距离北京最近的环京城市如石家庄、廊坊和保定则是北京职场人最后一个选择梯队。显然,一线城市的经验会比较容易对接、应用于其它一线城市或二线发达城市,工作机会对北京逃离的人才依然最为重要;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目标城市与北京的距离则对他们的影响最为轻微。
北京金融行业最能吸引人才,贸易物流人才外流最严重
在2017年一季度,北京的金融、互联网、制药医疗人才净流入率(行业人才净流入率=该行业人才净流入人数/该行业人才流动总人数×100%)为正值,说明北京这三个行业最能吸引人才,其中人才吸纳能力最强的是金融行业,人才净流入率为6.42%;其次是互联网,为4.67%。
除这三个行业外,其他行业人才净流入率均为负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其中贸易物流行业人才流失最为严重,其人才净流率为-13.38%。
北京互联网京籍人才最少,非京籍人才占大半壁江山
2017年一季度,在猎聘平台上,北京京籍职场人在北京全行业中占比为45.94%,非京籍职场人占54.06%。在所有行业中,互联网、文教传媒、消费品、制药医疗行业非京籍职场人的比例均大于京籍职场人的比例,这意味着这四个行业对外地人的接纳性更高。其中,互联网行业非京籍职场人最多,比例高达67.07%。
而这四个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北京京籍职场人的比例都大于非京籍职场人的比例,前者在占比上优势明显。
河北为北京最大人才库,为北京输送最多人才
2017年一季度,在北京非京籍职场人才来源最多的Top10省市排名中,河北省位居第一,北京有22.68%的非京籍人才来自河北,是第二名山东省的2.24倍,是第三名黑龙江省的3.19倍,是第四名河南省的3.27倍,是第五名天津的3.57倍。
河北省是北京外来人才最大的输送地,这与河北的地理位置有着重大关系。河北省几乎包围了整个北京,在地理上具有天然优势。山东是北京外来人才的第二大输送地,该省人才占比为10.14%,山东是河北省之外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份,在地理上也有较为便利的条件。
2017年虽有部分人因北京环境与气候因素、房价上涨、限购政策而离开北京,但仍然坚守北京的职场人并未因此受到很大冲击。猎聘问卷调研显示,32.66%的职场人认为逃离北京是别人的自由选择,对此不悲不喜;26.87%的人认为离京潮很正常,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待在北京。
对于北京是否值得外地人留下来奋斗,调研参与者选择比例最高的理由是“这要取决于外地人有没有留下来的能力和意愿”,这一比例为42.00%,而选择第二大理由的人占比为27.53%,他们认为奋斗不一定非要选择北京,也许换个地方发展会更好。
至于什么人最适合在北京工作,参与者中有27.64%的人认为是有超强能力的人,18.79%的人认为是远大梦想的人;只有8.37%的人认为是有京户的人,这一比例最小。
猎聘职场高级顾问认为,无论选择留在北京还是逃离,都要付出代价,建议职场人根据所选城市的状况和自己各方面条件做出综合评估,既不要惧怕改变,也要明白坚守的价值所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