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领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获中国工业大奖
2016/12/12 14:20:45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12月11日,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揭晓,中药现代化国际化领军企业天士力控股集团荣获大奖。
12月11日,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揭晓,中药现代化国际化领军企业天士力控股集团荣获大奖。该奖项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获奖者都是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优秀标杆企业和项目。天士力获此大奖,表明国家对这家企业领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之标杆的首肯与表彰,这在我国中药领域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企业中尚属首例,在天津市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家。
天士力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凯境代表企业领奖,并发表了“以国际化引领现代中药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天士力积极响应国家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部署,以中药国际化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带动了天士力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的全面升级,使中药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新时代。天士力确立了中药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走出去”,就是要走出国门,体现中国企业的胆量和创新精神;第二步“走进去”,就是要突破技术瓶颈,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通过技术创新攻关,与全球先进技术融合,达到发达国家药政机构的审批要求,改变中药只能作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的尴尬,真正获得“国际药品”身份;第三步“走上去”,就是要提升技术水平,走上高端市场,打造国际品牌,推动文化融合,使中医药走上世界医学巅峰,成为全球医学共享成果,将中药打造成为世界级大药。面向国际质量标准,天士力开创了现代中药质量数字化方法体系;面向国际科技水平,天士力实现了剂型创新和智能制造。过去的22年天士力为民族医药产业创新了现代中药的技术体系,也创造了集成化的制药装备和智能制造平台。未来天士力将以创新为驱动,把“工匠精神”变成一种群体人格、企业行为,向着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创造的方向继续探索前进。
天士力控股集团闫凯境执行主席发表“以国际化引领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主题演讲
天士力创建于1994年,以现代中药奠基立业,现已发展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保健产业和医疗康复、健康养生管理与服务产业为两翼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15年,资产总额达413亿元,销售额达282亿元。
20多年来,天士力基于创新驱动,走的是一条从种植、研发、制造到商业等整个产业体系的集成创新路,实现了现代中药产业标准化、新药研发组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
天士力致力于现代生物医药国际化,先后创新开发了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现代中药、普佑克等一类生物新药和替莫唑胺等一类化学新药,构成现代生物医药产品集群。2015年,复方丹参滴丸销量突破33亿元,已连续13年问鼎中国中成药单品年销量之冠。
据悉,1996年复方丹参滴丸作为第一例复方中成药制剂,启动进入世界上最严格的药监机构美国FDA的国际化研究,到2009年顺利完成国际化Ⅱ期临床研究。2016年3月,复方丹参滴丸顺利完成美国FDA在全球9个国家(地区)120多个临床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进入实验总结及统计分析阶段,这是迄今全球首例完成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的中药复方制剂,对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国家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注意到,跟往届相比,本届大奖评选更加注重突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企业实施力度。作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天士力,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创造微滴丸胶囊新剂型及其制剂装备,自主研发的以高速磁悬浮震动滴丸机为核心、从提取—滴制—冷却—到干燥包衣等完整的中药制剂智能制造技术链,实现了现代中药生产和质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产品达到科技内涵丰富、质量安全可控、标准体系完备、制造全程追踪、数字系统精准的要求,成为我国现代中药智能制造的典范。正因此,国家工信部将天士力评定为“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并在天士力召开了“医药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
业内专家认为,天士力之所以成为引领我国中药行业创新的标杆企业,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创新体系作支撑。天士力建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承建了“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药先进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多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863项目”、“973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近百项,获得专利授权1654件,其中发明专利1374件,先后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2015年全国质量标杆”。
天士力创造具有高频深冷滴制技术的第五代滴丸机滴制画面
适应美国制药标准的微滴丸胶囊剂型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