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在珠海召开
2016/11/29 12:48:00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11月29日,“百胜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营养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来自百胜中国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代表、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与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与媒体友人共同就“营养”与“健康”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1月29日,“百胜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营养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来自百胜中国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代表、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与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与媒体友人共同就“营养”与“健康”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潘伟奇(Micky Pant)先生通过视频发来寄语,潘伟奇先生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百胜中国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营养的饮食,并愿意为中国的营养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致开幕词。肯德基中国CEO屈翠容女士(Joey Wat)也派代表宣读了她的欢迎辞。
“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九年。刘选国先生代表中国红基会衷心感谢了百胜中国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他表示:“九年来,百胜一直把均衡膳食和食品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推动饮食健康、提倡平衡膳食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刘选国先生同时指出,中国红基会,作为一家唯一通过ISO认证的全国5A级基金会,也一直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从保护生命健康、改善生存发展境况、维护人格尊严三个方面,构建中国人道主义公益伦理和行动体系。“双方的完美结合,使得慈善与商业相得益彰。”
十三五规划将“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项惠及长远的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陈君石院士认为,普及营养知识、推广合理膳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可以为实现中国的“营养梦、健康梦”助力。他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第一条就是引导合理膳食。此外,做到吃动两平衡也很是关键。”
复旦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郭红卫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苏宜香两位教授带领与会代表和专家一起学习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健康中国”的国策。
研讨会现场还公布了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今年赞助项目。基金今年共收到15个投标项目,经过评选,最终有5个项目获得资助。
近年来,我国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若能开展以餐饮业为基础的营养宣教干预,对改善居民的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健康水平将有积极意义。基于这一思路,今年资助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餐饮行业。
来自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入选项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餐饮业的应用与评估研究” 为名,将研究如何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餐饮单位建立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的就餐环境,实施餐饮从业人员指南培训,研发与推广高接受度减盐减油控糖菜品,从而建立起示范性营养健康餐厅。
无独有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最新项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指导开展城市餐饮行业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研究”,希望建立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指导的城市餐饮行业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探索适合餐饮业的营养干预模式。
今年受资助的项目还有“互联网+营养技术改善出租车司机膳食模式及生活方式的应用研究”、“城市学龄儿童在外就餐对添加糖摄入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以及“老年人粤式早茶消费行为对其骨骼肌量及早餐营养状况的影响”。
百胜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王立志女士在大会做总结发言时指出:“全民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一家机构或者一个企业的事业,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而企业,正是连接全民健康目标和百姓个体需求的纽带。”据王立志女士介绍,百胜中国及旗下品牌正在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来担负起自己的纽带作用。该公司多年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的餐饮及营养健康事业,为多项营养标准的制订建言献策。
“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成立九年来,主要用于资助与餐饮食品、营养健康、城市居民三者相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项目,旨在促进、改善中国城市居民餐饮习惯。基金会每年召开研讨会,就当年餐饮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进行现场研讨,同时向公众公布上一年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截止今年,“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共资助了与餐饮食品、营养健康和城市居民相关的50多个科研教育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近1500万元,为中国城市居民膳食平衡和营养健康领域的研究及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相关网文